本报讯通讯 员 马雨彤张裕翔 报道:“议事亭这么快就建好了,以前大家坐一起说事儿没个合适的地方,现在可好了,亭子宽敞明亮,大家都很满意。”8月5日傍晚,丹江口市习家店镇茯苓村20多名村民聚在新建好的“邻里议事亭”里,一边乘凉一边议论这件大喜事。
今年4月,茯苓村不少村民提出村里没有合适的议事场所。了解这一情况后,村民理事会会长张兴明组织村民代表召开场院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
“想让老百姓发声,就得有个说话议事的地方。”“要让老百姓的观念从‘跟你说了也没用’转变为‘啥事都愿意跟你说’,从‘有事不知道找谁说’转变为‘随时随地都能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经过集体商讨,一致决定建一个可以乘凉、聊天、下棋、议事的亭子。
议事亭选在哪里建?张兴明将骨干成员召集起来形成初步意见后报村委会讨论,再召开院场会,让村民共同商议议事亭怎么建。
“村部旁边的空地杂草丛生,不如利用起来。”“既然是供大家使用,干脆把我房前的菜地让出来,要建就建宽敞些。”“我家里还有些废弃的轮胎、陶罐,看看用不用得上?”……村民们就议事亭的选址、建设细节等展开讨论,决定将村委会办公室旁的荒地推平改造。
在亭子建设过程中,村民们主动投工投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物资的捐物资。村民刘正有、周兴明、刘良随等开着自家的三轮车帮忙拉石料;周兴万、张兴国、潘富有、岳海清等主动上山砍竹子;妇女小组组长张志琴组织何忠兰、熊孟芝等妇女一起编竹篱笆、送绿豆汤……男女老少一起出力,将原有的杂乱荒地改造成议事亭,大家还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邻里议事亭”。
场坪平不平,亭子是否结实?施工过程中,村民全程监督工程质量,不断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确保花小钱、出效果、办大事,共同建设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邻里议事亭”建成后,村民们围坐一起,通过村晚夜话,共同为议事亭建设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提出宝贵建议。如今,“邻里议事亭”不仅成为村民们交流议事解决问题的好去处,也成了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