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英山网评作品创作大赛73】行走英山,酣畅多彩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20:0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在山环水绕之间,在阵阵茶香袅绕下,孕育了英山这一处绝美的人间仙境。春可天马行空看五彩杜鹃,夏可游山玩水享避暑漂流,秋可登高望远赏漫山红遍,冬可温泉滑雪品冰火交融。行走在英山的山水之间,山是绚烂而生动的,水是秀丽而灵动的,林木蓊郁,花果飘香,仿佛打开了只此青绿的美丽生态画卷。近年来,英山县以“红色”思想引领,“绿色”生态发展,“古色”文化传承,促进“红、绿、古”三色文化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古色让人来、绿色让人住、红色让人游”的目标。

共筑生态“绿”,打造“聚宝盆”。山水之间,只此青绿,沉淀时光,蕴藏“森”机,流淌“金银”。英山作为大别山生态屏障,绿色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走出了一条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地的绿色崛起新路,绘就了林下经济“富绿共赢”的锦绣画卷。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治理目标,英山持续推进白莲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厂房,巩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快绿色转型,变生态要素为生产要素、生态价值为经济价值、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全力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着力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融合,逐绿而行,依绿而兴。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英山的“绿色家底”越来越厚,坐稳了生态“学霸”的位置。

汇聚党建“红”,激活“新引擎”。英山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遥想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红二十七军在这里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英山始终将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全县“一盘棋”思路,整体规划、系统开发革命遗址遗迹,推出了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四季花海长征精神体验园、革命烈士陵园、段氏府、红二十五军纪念馆、红二十八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革命展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旅游打卡,在青山绿水间体验一场红色之旅。如英山县陶家河乡英太寨村是典型的老区村和边远山区村。近年来,该村“两委”抢抓机遇,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老区振兴发展紧密联系,让红色经济红红火火,绿色发展生机勃勃。

传承“古”文化,擦亮“金名片”。毕昇IP,震古烁今。毕昇资源是英山独有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英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2021年,英山以毕昇破题,做毕昇资源文章,强毕昇文化产业,以规划建设的大手笔促进文旅事业的大跨越,英山与毕昇的“双向奔赴”再次迸发新的生机。为擦亮毕昇名片,英山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考古、文物、印刷领域大家实地研讨,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学术报告等。英山城区的一些建筑场所、公共设施也兴起用毕昇“冠名”,如毕昇大桥、毕昇森林公园、毕昇中学、毕昇广场、毕昇大道等。挖掘文化、建设园区、提升热度、融合产业、变现流量……一条为毕昇量身定制的“出圈”之路脉络明晰,英山用大IP做大文旅,通过人无我有的毕昇资源激活文旅发展“一池春水”,让毕昇资源和毕昇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借此加快人、物、产、城“一兴俱兴”步伐。

走进英山就走进了诗情画意,走进英山就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英山就走进了红色热土。英山擦亮“红色、绿色、古色”三张名片,以红促绿、以绿带红、以古留名,进一步放大“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品牌效应,加大“长征”、“毕昇”文化IP旅游品牌营销,奋力打造“两山”转化的“英山样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虢碧莹(武汉经开区教育局)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