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文学爱好者,日常生活里温暖的、善良的、美好的人和事,在我笔下变成了一篇篇文章,发表在各类期刊杂志上。一位文友告诉我江夏有个“青苹果”写作团队,成员都是江夏的优秀青年,他们一直为讲好江夏故事奋笔疾书。
进入“青苹果”团队后,我发现团队里的成员都十分关心时事政策,以建言献策、针砭时弊的文章居多,观点鲜明,见解深刻。互联网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它的环境应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但这种“清朗”正气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需要持续的正能量。
于是,我也试着学习评论创作。我关注了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宣讲家网、荆楚网等网站,阅读学习优秀的评论作品,背诵一些闪光的表达,尝试着写下一些观点。奈何我的理论基础薄弱,对时事政策解读浅显,评论创作始终不得要领,投稿也鲜有发表。越是着急发表,越是写不好,正当我焦虑之时,“青苹果”团队的优秀朋友给了我指引和鼓励,让我能静下心里,一点一点的去学习积累。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每一段不曾为人知晓的付出,都终将化为滋养生命的养分。在青苹果团队,纯粹幸福,大家互相激励,互相学习,每天能量满满,尤其是看着一篇篇作品刊发出来,很能激励人,这也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在团队里,我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终于发现可以从文学的角度讲好江夏故事。
我持续创作了一系列讲好江夏故事的文章,以《江夏报》为主要阵地发表。有描绘江夏四季美景的《春天来了》《岁岁樱花树树春》《最美乡村图》、有讲述江夏温情故事的《爹爹种的栀子花》《最亲的人》《你是我甜蜜的负担》、有介绍江夏传统文化的《清明谒黄歇墓》《寻找狮子桥》《王棚湾的传说》、有记录江夏实现脱贫攻坚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靠双手 撑未来》《情守关山》,其中《我们走在大路上》收入湖北省人大编委出版的《为了泥土的芬芳》《靠双手撑未来》收入湖北省学术著作《走向共同富裕》。
在“青苹果”团队里,我是一个“不一样”的成员。大家统一步调、集中笔力发表评论作品时,我在发表散文和报告文学,但是文字所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都在守护风清朗正的网络空间,都在讲好江夏故事。
而我,也没有放弃时评创作,仍然坚持阅读优秀作品,记录优秀范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在“青苹果”团队的带领下,我会继续写好江夏故事,也会写出高品质的评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彩凤(江夏区郑店街关山村村委会 妇联主席)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