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叶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连日来,张湾区工业园区一派火热生产场景,各企业深耕专业领域,全力提升技改数字化转型质量和效益。张湾区作为工业大区,汇聚数百家规上工业企业,是全市工业主心骨。该区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力作用,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企业向“新”而行,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东风华神:智能混流提高生产效率
8月12日,在张湾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智能混流生产线上,AGV(自动导引车)承载着车架、零部件正在作业,这条总投资超1亿元的产线,不到3分钟就可以下线一台车。
“设备最高可以达到20台/小时的生产能力。”公司制造技术部负责人史英杰介绍,目前,该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条可以实现新能源车、传统能源车和氢能源车柔性排产生产的产线。
今年4月,东风华神“油电混流智能化5G工厂”入选全国试点。作为国内重卡商用车领域首个油电混流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该车间一条产线能够完成过去多条产线的工作,背后是数字化应用的支撑。产线上,400多个传感器和数据接口覆盖了每一道生产工序,搭建起一个数字化平台。哪个环节出现故障,上线的不同车型分别需要什么对应配件,数字化平台里的“智慧大脑”都能快速识别、精准调配。
“后台有一套数据流,每类设备能够基于不同的车型,匹配到相应的参数去运行,也能够通过三维扫描快速发现故障。”东风华神数字孪生项目组成员方真强介绍。
目前,通过生产环节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工序得到大幅优化。智能化的柔性排产技术,不仅能够支撑2000多种商用车型的生产,企业的产能规模也从3万台提升到5万台以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秀山智能科技:抢占氢能产业新赛道
8月12日,走进张湾区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员工正加紧赶制企业最新研发的氢燃料汽车散热器订单。
“现在正在生产的是发往韩国的氢燃料汽车订单。1到6月份,全公司产销量同比增长了36%。”该公司负责人张志伟介绍。
销量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撑。在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利用企业最新引进的设备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在经过重重模拟场景实验后,得出技术参数,为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今年的研发投入截至6月份,已经有500万元。”公司技术总监聂少军介绍。
2000年,湖北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最初生产传统柴油车散热器。近年来,公司加大创新力度,自主研发了汽车散热器用散热袋、散热器总成等40余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目前,企业已经与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新能源车企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基本上所有的市场都用的是我们的氢燃料产品和纯电热管理系统。今年1到6月份,我们的销售产值达到6500万元,全年目标是1.5亿元。”聂少军说。
东科克诺尔: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8月12日,在张湾区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商用车高度控制系统正在批量生产。
“该产品经过技术优化和国产化后,成为德国克诺尔集团全球重要的供应商。”公司研发部负责人陈华介绍,商用车电控高度控制系统以前在德国生产,目前取代产品已在国内开始供货。
该企业主营商用车制动及转向系统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在张湾区的政策支持下,企业通过引进新的智能化生产线,优化作业编程,提高生产质效,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在空压机、转向器等高端电子控制系统产品上持续发力,满足合作伙伴需求的同时,抢占市场先机。
依靠不断创新,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得知企业面临的流动资金压力后,张湾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税收大数据进行比对,对企业适用的优惠政策进行逐条梳理、集中推送,帮助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2023年,该企业累计享受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近59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550万元。”张湾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政策的叠加支持,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更新迭代。
产业新城绿色园区
秀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查看散热器产品。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智能化机器人正在加工产品。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查下线的新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