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一示范四先行”作品征集82】见字如面 文者“匠心”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6日17:1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古人常说,“见字如面”,的确,一字一词看似孤独,组合起来却能承载不同的个体特质和复杂的情感表达,往往笔触越鲜活,就越能够触动心弦,令人如沐春风,好像与作者真的见了一面。所以,一名优秀的文字创作者,不必盲目追求作品数量亦或篇幅,往往只需多一点“匠心”,就能犹如画龙点睛一般,打造出一篇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匠心”不仅是某种高超技艺的体现,代表的更是一种专注且专业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青苹果乐园”就是一支充满着“匠心”的队伍,这支队伍年产数千篇高质量的正能量网络评论文章,被中央、省、市、区各大层级的网站、报刊认可、采用、发表。“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身为“青苹果乐园”中的一员,深知孕育出一篇作品的不易与艰辛,也了然在这其中“匠心”二字背后的份量。

在对文字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中追求“匠心”,其实并没有什么门槛,就是杜绝“搜章摘句、复制粘贴、东拼西凑、老调重弹”种种诱惑而已,重在慎独。文字的创作是一个个0—1的过程,是一次次返璞归真的锤炼,就好像开天辟地一般痛苦,一旦经受住这番苦痛,再辅以奇思妙想、匠心独运,就能感受到文字返还与你的一股巨大能量,浑身将充盈着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进而达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境界,独享一份“真香”时刻。

“匠心”二字,重若千斤。贾平凹说过:“你尊重了文字,文字就尊重你,轻慢了它,它必会使你自取其辱。”文字是绝不可以被辜负的,码一个字,要对得起这一个字的价值,写一句话,要赋予一句话以鲜活的灵魂。诗人贾岛以走火入魔之姿对文字进行推敲,才有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传世佳句;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据说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力求作品的完美;德国诗人歌德花费六十四年时间完成《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铸就了他这颗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也许你不仅仅只是一名文字创作者,更是正能量传递者,那就更容不得在文字领域的作伪、轻佻和油滑。用“匠心”书写文字,是能够抵达人心的最朴实的力量。见字如面,要相信,一篇充满着生命力的文章,足以显现出作者心思的细腻、功底的深厚、处事的态度、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精神,笔端流露的,大体是你最真实的一面。

在“青苹果乐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思想的力量战胜一切,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剑,比剑更有力量的是思想。”文字就是思想的载体。在这个澎湃的时代,用文字对抗世俗庸常也好,记录生活留下人生的痕迹也好,都值得去努力、去追求。当然,以文字之名为风高浪急的当下贡献前行力量,也必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不懈追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蕴弛(江夏区委组织部)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