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全市共谋一盘棋 唱响“武当山珍”区域公用品牌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08:46 来源: 十堰晚报

为了让更多优质农产品下山出海,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舞台,多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以“生态区、水源地、健康品”塑造“武当山珍”这个响当当的区域公用品牌。

经过10余年的持续发展,“武当山珍”的名气越来越大,受益的企业和产品也越来越多。■记者陈立波何利

创品牌壮规模 着力打造十堰新名片

地处秦巴腹地,坐拥汉江碧水,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山水环境,在十堰造就了丰富、优质的农特产品。十堰的食用菌,最早可追溯至唐朝的皇室贡品名单;十堰的香菇木耳,早已成为万千国人“舌尖上的美味”……

然而在多年前,名气小、不成规模、零散分布……受多种因素限制,我市的这些优质农特产品大都叫好不叫座。如何让这些山野的宝贝走出十堰,走向世界,实现经济价值?“武当山珍”品牌应运而生。

面对全市产业面积与产出不相适应、品牌繁多但缺乏主导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不高、质量和数量难以有效控制等现状,我市围绕本地山水人文优势,用品牌建设挖掘“华中生物宝库”的潜力,大力建设农产品品牌。2015年1月,我市注册“武当山珍”商标,全资成立湖北武当山珍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设立“武当山珍”品牌管理办公室;2015年7月,“武当山珍”作为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标正式运营。

沿着“从品牌入手—成立公司、设立品牌管理办公室—制作授权书—进行品牌运作授权—改进产品、包装及完成质量检验—产品上市”等步骤,“武当山珍”品牌踏上“从培育—发展—成熟—知名”的发展路径。按照“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品牌推动、项目带动”的思路,我市坚持市场化运作,实行“武当山珍”主品牌和企业副品牌相结合的双品牌运营模式,全力搭建融资、政策、项目平台。

从此,已经拥有“仙山”“碧水”“汽车城”3张城市名片的十堰,在全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进程中迎来“武当山珍”这一全新的城市名片。从2015年开始,我市开启“武当山珍”农产品进京展销对接会等有效互动活动。“武当山珍”品牌作为我市农产品的“门面”,纳入十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目录。

高门槛严标准 品牌与标准双向推进

根据《“武当山珍”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该商标核定使用商品涵盖在十堰境内生产的优质蔬菜、食用菌、谷类、水果等类别,商标所有者为十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由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联合审核批准使用。

获“武当山珍”商标使用授权的市场主体,可实行“武当山珍”母商标加企业自身商标双品牌运营。许可使用商标包装必须规范使用,在产品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正面中间位置标注“武当山珍”标识,企业商标、产品商标标识位于包装左(右)上角,要明显小于公用品牌商标。产品必须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生成产品追溯码,并在包装上标识;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使用商标备案文件编号、被许可人名称和产地,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审核批准后,方可印制。

“武当山珍”一开始便定下高门槛,遵循市场规则,接受市场检验,积极推动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握手”。2015年8月,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被授权使用“武当山珍”品牌。该公司于2002年成立,自主品牌为“武珍”。被授权后,按照授权书要求整合改进,统一更换产品包装,并经由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成功进入北京市场,年销售额达2.6亿元。后期其自主品牌“武珍”逐步退市,改为只使用“武当山珍”品牌。

“一手抓品牌建设,一手抓标准化推进”是“武当山珍”品牌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发展模式。严守“门槛”设线倒逼,香菇、木耳等产品制定出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产品标准和质量。

“武当山珍”标准制定后,一路向“绿”而行,在推广标准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全社会了解企业标准,普及产品标准的常识,进而带动全市农产品的规范化。截至目前,“武当山珍”品牌旗下的多个农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已打造完成,基本实现投入品安全化、基地管理组织化、产品质量可追溯化、产品包装标识规范化、产品流通市场信息化。在市场上销售的“武当山珍”农产品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房县小花菇、房县黑木耳通过中欧地理标志认证达到国际标准。

上京津下闽浙 十堰农产品进城出海

食用菌是“武当山珍”品牌中的产品代表。今年年初,我市定下“食用菌制棒2.8亿棒”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主管部门的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定下实施绿色生产应用、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培育、市场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突破、创新能力提升等六大行动。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双轮驱动模式,建立“武当山珍”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运营机制,持续擦亮这一品牌。

2023年3月,全国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博览会在厦门成功举办,300余家食用菌相关企业、产区参展。我市组织食用菌产业联盟的18家省市级食用菌龙头企业亮相博览会,全面推介“武当山珍”区域公用品牌,签订意向合作企业8家,达成意向订单5000余万元。2023年6月,首届国际香菇产业创新博览会在山东淄博举行,日本、韩国、德国、波兰、荷兰等数十个国家的参会代表走进十堰展区,了解“武当山珍”旗下的香菇等优质农产品。

“武当山珍”作为我市着力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仅为本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近年来,借助南水北调契机,“武当山珍”品牌所属农特产品成功进军北京、天津、河北等授水区市场,并在多个大型超市和商场设立专柜。与此同时,“武当山珍”依托食用菌博览会等行业盛会走进闽浙等省份的销售市场。多种类、高质量的“武当山珍”产品正以乘风破浪之势,从十堰出发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截至目前,我市申请授权使用“武当山珍”区域公用品牌主体68家,“武当山珍”品牌先后在各类博览会上获得院士、专家、学者和消费者高度赞誉,也必将为产业发展赋文化之魂,赋发展之能。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23年,在全国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上推介十堰“武当山珍”。

“武当山珍”产品亮相首届国际香菇产业(淄博)创新博览会。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