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应城网评大赛65】应来之城 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8日10: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应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地处江汉平原与鄂中丘陵过渡地带,以“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应城”二字逐渐被赋予“应来之城”这一新的内涵。

何为“应来之城”,只因这是一座历史底蕴厚重的千年古邑。这里是新石器时代屈家岭、石板河文化的重要部落,有陶家湖遗址、门板湾遗址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蒲骚故地,经过千年积淀,孕育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蒲骚文化、膏盐文化、灵泉文化;这里是古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的文化热土,诗仙李白游历至此留下“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千古佳句,屈原、宋玉、欧阳修等许多文学大师在此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存和诗篇。历史在这里流转,文化在这里积淀,蒲骚故城的风韵也在这里找到安栖之所。

何为“应来之城”,只因这是一座红色印记众多的革命热土。这里有着被誉为湖北“小延安”,点燃鄂中抗日烽火的“汤池训练班”旧址,留下了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贺龙、李先念、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足迹,孕育了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首届中央监察委员许白昊、“军中焦裕禄”导弹司令杨业功等功勋人物。在这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令人热血澎湃。

何为“应来之城”,只因这是一座资源禀赋优越的富饶之地。这里是“膏都盐海”,石膏储量占全国优质石膏总储量的62%,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岩盐储量280亿吨,是全国盐和盐化工主要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盐业储备基地,全省近九成食用盐来自应城。这里是“温泉之乡”,境内的汤池温泉是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被誉为“亚洲第一泉”,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是“鱼米之乡”,应城籼糯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7%,是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 “应城糯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应城汤池有着30多年甲鱼养殖历史,汤池甲鱼年产量达2000万斤,被誉为的“楚天甲鱼第一镇”。

何为“应来之城”,只因这是一座发展势头强劲的奋进之城。近年来,应城市精准对接湖北建设全国构件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全省绿色化工循环经济区、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全国重要的食盐战略储备基地、国家级深地储能中心(“两区一地一中心”),持续建强孝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GDP总量已突破500亿元,位居中部百强第59位。这里发展迅猛、动力强劲,令人信心满满。

应城,这座应来之城,正在同广大应城儿女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昂扬奋进,活力十足、未来可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贤(应城市委宣传部)

责编:黄菲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