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雨 通讯员 张愧枚 报道:“有了粮食烘干机,我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8月22日,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粮食烘干中心烘干粮食的左绞村村民张万强高兴地说。
张万强家里种有300亩玉米。今年完成采收后,他将玉米送到镇上新建的粮食烘干中心烘干。“烘干的玉米品相更好,能卖出好价钱,更关键的是不用担心晒玉米的时候下雨了。”他说,去年晒玉米时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他家不少玉米发霉了。
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地处丹江口市江北地区,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这里收获的粮食靠天晒,遇上阴雨天气,极易发生霉变,造成粮食减产减收。由于投入成本高、用电用地难处理、经济效益不确定等问题,江北三镇一直没有建设粮食烘干中心。
民有所难、我有所应。丹江口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中,着眼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和帮助问题解决。今年以来,丹江口市农机中心加强引导和扶持,协调解决市场主体建设烘干中心场地、用电等问题,大力推动粮食加工烘干厂房建设。
记者在习家店镇粮食烘干中心看到,1台烘干机正在作业,仓库内,金黄的玉米堆成一座座“小山”,东晨种养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毅正在仓库里查看粮食的干湿度。
“粮食收割季最怕遇到连续阴雨天,会造成稻谷出芽、变质,影响整体收成。”赵毅说,今年在丹江口市农机服务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建成粮食烘干中心,年可烘干粮食90万公斤,能有效防止粮食霉变,受到农户们的欢迎。
“目前,蒿坪镇、习家店镇的粮食烘干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石鼓镇的粮食烘干中心正在建设,预计年底建成。”丹江口市农机中心主任程海军表示,3个粮食烘干中心投入使用后,年可收储烘干粮食2000万公斤,可减少粮食霉变损失约250万公斤,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和种植大户“晒粮难”“存放难”的问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