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围绕陌生乘客能不能带孩子关门“立规矩”、公共空间中小孩哭闹严重影响他人该如何处理等议题,有的网民代入孩子的父母,谴责“立规矩”是欺负孩子的霸凌行为,有的网民同情深受其扰的乘客,认为有必要通过管教获得安静休息的权利。
舆论场呈现出的撕裂和对立,我们并不陌生。近几年,飞机、列车、地铁等公共空间发生的冲突事件屡屡登上热搜,特别是关系到“熊孩子”的,更能挑动舆论的情绪。客观来说,公共空间的公众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完美满足每个乘客的个人需求,孩子打闹哭泣、成年人睡觉打鼾、甚至拉不拉窗帘、占用插座充电等等小事,都可能引发冲突。站在不同的立场,代入不同的视角,似乎各方都有道理,很难用绝对的对与错来判定。但也暴露出,在公共空间,我们的容忍度是不是越来越低了?
这背后的心理因素,也许可以用最近年轻人流行的“边界感”来解释。所谓“边界感”,是一种保持“安全距离”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社交潜规则。他们用口罩、耳机或者帘子,建立起物理意义上的社交边界,安于自己的小世界中希望独处并不被打扰。记得小时候坐卧铺,天南地北的乘客会围坐一起聊天、打扑克、分享食物,而现在的年轻乘客多是各自睡觉玩手机来避免尬聊,甚至还有年轻人卧铺挂帘子不让老人坐的新闻出现。必须看到,小小的帘子,撑起了年轻人自主的私密空间。从充满人情味的传统“熟人社会”,到现在关注隐私和空间的“陌生人社会”,社交文化的转变,似乎让我们越来越难以忍受对自我空间的“冒犯”,也更难以理解、共情他人。
让冲突事件在舆论场上发酵升级的直接原因,是“贴标签”造成的刻板印象。不论是“熊孩子”还是“熊家长”,亦或是“厌童症”“坏人变老了”,这样简单的贴标签、扣帽子,让冲突事件成为舆论场的热点、爆点,却很容易掩盖甚至消解了冲突事件背后的客观环境和具体情况。比如那个被“立规矩”的小女孩,如果考虑到她只有一岁多,很难表达自己的身体不适,陌生人的“教育”更可能成为她的童年阴影。将这样的孩子定义为“熊孩子”,去讨论飞机上如何让“熊孩子”安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只会徒增不同群体的对立情绪。
加剧舆论场分化的,还有“手机判官”的“谁闹谁有理”和部分自媒体的煽风点火。随着小作文成风、短视频泛滥,有的人稍有不爽就宣泄情绪,上来就举着手机拍摄并化身“手机判官”,似乎谁拍视频谁曝光谁就天然占理。就像此前有列车员在餐车用餐,被乘客怼“你们是服务员,吃饭去其他地方”,乘客边争论边录制视频,并将视频诉诸“网络法庭”,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只会加剧矛盾,最终以道歉收场。而部分自媒体为了博关注、赚流量而断章取义、煽风点火,也进一步制造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比如青岛地铁一小伙遭老人殴打事件,因网传“年轻人拒绝让座被打”而引发关注,网民纷纷指责“坏人变老了”。最后警方调查证明,“让座”导致双方冲突是子虚乌有,但不少网民受误导,发布了许多非理性的言论。此外,还有“00后整顿熊孩子”等文章,看似“爽文”,实则背离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舆论场的对立、撕裂情绪进一步发酵。
在网络上占弱势的冲突当事方,还会形成“沉默的螺旋”降低公众的宽容度。网络上很吹捧家长给周边乘客分派降噪耳塞、糖果、小卡片等礼物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似乎是没做错事就先道歉,给孩子定上“有罪论”了。作为父母,我能感同身受的是,在不喜欢“熊孩子”的舆论氛围中,许多家长战战兢兢,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要求老实坐着安安静静,害怕一不留神就被其他乘客呵斥,甚至被拍下来挂到网上。平心而论,对于婴幼儿来说,哭闹是他们表达述求的一种方式,不受控制在所难免。但严峻的社会压力,让家长不想、也不敢争辩太多,久而久之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公共空间柔性管理的缺位,也是冲突发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公共空间里的大部分摩擦,最初往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公共空间的管理者,比如列车员、空姐等等,能够多多观察,及时介入处置,浇灭“小火苗”,则能有效规避“破窗效应”。例如飞机上,如果空姐能够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安抚小女孩,而不是让两个陌生乘客出手管教,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一起舆情。还有一些网民留言指出,希望设置“儿童专区”,也就是要留出“无孩区域”,且不说飞机空间狭小难以完全隔离,就算是列车当中,如果非要将儿童分离出去,是不是也有点小题大做?否则以后男女老少都应该分门别类地乘车,满足唱歌、睡觉、追剧、打闹的不同需求了。
说到底,还是一句老话,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未来我们的宽容度只会越来越低,敏感度越来越高。
专题 东湖观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