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红土地“生根开花”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巴东金果坪实践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2日11:1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涂启亮、黄华、向葛洲)“1至7月,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5.25万元,开支3.8万元,主要用于整修水毁公路、维修集中供水管网和优秀学生奖励。”8月25日,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沙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王元东、龚明安等村民代表驻足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前,讨论着村里的集体经济收支情况。

“村里的每一分钱,村民都晓得来龙去脉,都是大家共同商议、共同决策作主的。”沙岭村党支部书记胡祥锋说。

金果坪乡位于清江河畔,属重点老区乡镇,蕴藏着丰厚的“红色资源”。近年来,金果坪乡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盘活“三资”,探索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的有效路径。

让每位群众成为议事的主角儿

2018年以前,金果坪乡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全乡村级债务累计231.75万元,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为此,金果坪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精准扶贫期间,该乡抢抓恩施州出台允许村集体经营公司承接小型工程项目(100万元以内)的政策机遇,在全乡原14个村分别成立村集体经营公司,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公司法人代表、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承接、监督、实施村级小型民生项目,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壳”问题。

但随着项目的减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乏力。如何开辟新渠道,沙岭村作了有效探索,村民提议、共同商议将因水布垭水利枢纽建设移民搬迁后留下的330亩撂荒地对外出租发展产业。

“撂荒地有人要吗?”不少村民心存疑虑。

“试一试,说不定可行。”村里召开3次村民大会,最终统一意见:首批在省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上挂网130亩,竞拍经营权,起步价5万元,期限8年。

起初,大家心里没底,甚至还担心流拍。但结果却出乎意料,8家市场主体参与,经过13轮竞拍,巴东县龙王河白柚种植专业合作社拿到了经营权,发展白柚。随后,村里剩下的200亩撂荒地全部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8万元。

沙岭村的竞拍故事立即传遍全乡,各村纷纷效仿。据统计,全乡共清理闲置土地3000余亩,目前已竞拍1850亩,发展白柚、药材、茶叶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可收入26.7万元。

“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规划,我们都会组织人大代表和群众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实现了民主决策,让每位群众都成为我们议事的主角儿。”乡人大主席雷永鹏说。

2019年以来,金果坪乡14个村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1000余万元,各村均实现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并通过村集体经济收入,完成化解村级债务231.57万元。

让群众成为村级事务真正的决策者

时下,沙岭村白柚基地,一个个白柚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白柚的清香味儿,沁人心脾。

“看这长势,今年村集体经济至少又可增收15万元。”胡祥锋笑着说,村民们的“金点子”确实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起到了大作用。

与沙岭村邻近的江家村、金果坪社区,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商议、表决,同意将村里的500亩茶园流转给京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但在效益分成方面存在意见分歧。为此,乡人民政府、财政所和村民委员会组成工作专班,通过入户走访、征集意见建议等方式,充分吸纳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召开82名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决策。

通过几轮商讨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开展合作模式:乡人民政府投入易迁配套资金200万元,企业出资近百万元,共同支付前三年的土地流转、农民务工、茶苗采购管护等费用,从第4年开始(茶叶生长周期为3年),流转土地的128户村民、乡股份经济合作总社和企业按3:3:4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江家村、金果坪社区每年村集体经济可增收13余万元。

江家村拥有贺龙故居、红三军烈士陵园等10多处红色革命遗址,该村利用50万党费和40万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了10栋民宿,大力发展红色游、乡村游,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5万元……

2019年以来,金果坪乡各村利用各类资金、闲置资产和资源,以租赁、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平均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多万元。但随之带来的是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乡财政所所长刘传喜介绍,由乡财政所代管的村集体资金达1000余万元,其中沙岭村高达100余万元,原塘坊坪村不足5万元。

为破解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难题,金果坪乡党委政府决定由乡财政所牵头成立“巴东县金果坪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乡财政所先后两次组织各村集体经营公司法人代表、村民代表进行讨论,然后由各村集体经营公司法人代表、村民代表分村召开群众大会,充分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让每位村民都知晓、都参与,让人民群众成为村级事务的真正决策者。

由于部分村担心成立联合总社后收益受损,代表们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乡财政所先后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商讨会14场次,群众大会30场次,经过20多天的讨论、商议后制定了《巴东县金果坪乡股份经济合作社联社章程》,共七章42条。

按照章程规定,各村集体经营公司不再承接小型项目,均由联社牵头按照程序各村采用自建自管方式实施,所产生的收益按章程约定进行分配,纯收入20%用于联合总社运营费用,余下80%由14个村平均分配。同时,各村集体经济原有收入不受损,确保农户有收益,产业有发展,打消了部分村民担心收益受损的顾虑,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2022年11月,“巴东县金果坪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正式挂牌成立。期间,并通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选举产生了联社组织机构,包括理事长、监事长等。

至目前,联合总社已实施各类民生项目46个,实现经营性纯收益410万元,为各村累计增收140万元。原塘坊坪村、原大房坪村、桃李溪村等原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村也实现增收10万元。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到乡村振兴

“现在用水都有保障啦,不像以前‘靠天吃水’。”每每打开水龙头,看到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沙岭村村民黄贵春心里别提多高兴。

沙岭村虽位于清江河畔,在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期间全村也建好了水池、铺设了入户管网,但由于山高坡陡,水源稀缺,导致夏秋干旱季节村民依然处于“饮水难”的尴尬局面。

改变从2022年开始。村民代表龚明安和段先魁等几位村民提议,与临近的建始县干溪村协商,从干溪村将水引入郑家台子(沙岭村小地名),在此修建蓄水池。村民们的提议很快得到回应。

村支“两委”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按程序启用村集体资金,选派村民代表与干溪村协商,达成在枯水季节按照1元/1吨的价格购买水。同时,代表商定由村民代表、党员带头,和受益村民一道义务出工出劳,村民的思想很快统一。

村民谢开兵主动用自家小货车帮忙转运水管、接送工人;吴立锋、段正云等懂技术的村民负责开沟放线、组织管网铺设……

仅一个星期,村民们义务出工出劳50个,铺设管网3000米,受益村民200多户。此后,村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评议,若按照市场价核算大约需要资金8万元,而实际村集体资金支付资金仅1.2万元。村民满意度100%。

“全村的每一项公益性事业都是让村民全程参与,共同商议、决策和监督实行,有效保证了每一位村民的‘发言权’,也更有利于凝聚村民的智慧和力量。”村书记胡祥锋说。

为让村集体收入的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效益,根据村民商议,全村确定了福利性、公益性、奖励性、发展性和急难性五种类型,覆盖了所有村级事务,百姓的急、难、愁、盼和关切的问题都能按照不同类型给予解决,并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金果坪乡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在全乡建立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多种形式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自治格局,不断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到村情民意,回应百姓关切,实现了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我们将不断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全方位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到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群众力量,让‘五个民主’在院落、在田块落地开花。”该乡党委书记付亚东表示。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