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公安县“四好农村路” 铺向湖乡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16:15 来源: 公安新闻网

“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湖北省公安县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以南,乃三国勋业旧地、三袁生息故土。公安县素有“百湖之乡”与“七省孔道”的美誉,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崇湖是县域最大的湖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公安县辖有16个乡镇,25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921.231公里,其中农村公路3514.905公里。

高屋建瓴,抓住统筹全局的“领子”

近年来,公安县交通运输局对标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要求,锚定“四好农村路+脱贫攻坚+农村产业+和美乡村”的发展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精准定向施策,擘画与践行绿色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规划与建设,为百姓铺就幸福坦途,描绘美好生活。

培基固本,夯实全域发展的“底子”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公安县交通运输局制定了《公安县“四好农村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几年来,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公安县对《规划》持续进行修订和完善,努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遵循“路网衔接、生态保护、路网建设、安全保障”等相关要求,有序推进公安县农村公路建设。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安县农村公路共完成208公里大循环线建设,167公里环线路面刷黑,54公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535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新建57公里农村公路,安装安防设施1090.4公里,新建桥梁132座,改造危桥87座;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等级率为100%;公安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实现公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率达100%,快递进村覆盖率100%;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2个,创建“美丽农村路”480公里,公安县被评为2022年度荆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县和“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精准施策,找准良性发展的“方子”

“四好农村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关键。

在“建好”的基础上,着眼“管好”。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强化管理并持续改善公路周边环境,加快构建组织、资金、技术和考核等四个保障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路长制”养护体系;聚焦“护好”,①人员配置。完善“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网人员配置,确保管养路段覆盖率达100%。②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为主+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设置路长制信息公示牌,压实乡镇、村主体责任,建立交通综合执法主导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障体系,把爱路、护路等意识纳入村规民约,使其逐渐成为更多百姓的行为自觉。③资金使用。将养护资金和运行经费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日常养护资金达到“1530”标准。④社会资源。深度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市场化,对部分路段日常养护外包给有资质讲诚信的专业养护企业,将此一并纳入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极大提高养护效率。⑤共同缔造。通过“投工投劳”和“以工代赈”等方式,鼓励和吸纳村民参与农村公路日常管护和监督,有效促进村民就近就业、稳定创收,村民们的“获得感”大幅提升,他们纷纷主动捐地、拆违、治乱,除维护好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环境卫生整洁外,还涌跃参与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多方融入公路养护公益岗位,农村公路养护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逐步显现,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机制尘埃落定。⑥智慧交通。对农村公路重要路段、节点安装监控,依托“末端+云台”信息平台推动多部门联动,数字化等现代科技让农村公路更安全更畅通。突出“运营好”,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提升客运质量,坚持“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强化服务功能,搞好县镇村三级物流网建设,彻底畅通百姓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如今,村民“抬脚上客车”成为常态,“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愿景已成功实现。

强筋壮骨,缝好可持续发展的“里子”

一路畅通城乡,一路兴旺百业。通过公安县农村公路路网的规划和建设,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往进村入户方向倾斜。资源路、产业路和联网路暨农村公路的建设,带动农村产业跟进发展。以县内某小流域为例,流域内农村公路建成后,域内畜禽养殖、优质稻、小龙虾、鱼业等产业发展迅速驶入“快车道”,2023年该域综合产值达18.77亿元,较2021年增长39%,农村公路建设的衍生效益立竿见影。

路况更好、速度更快、运力更强、成本更划算。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也吸引和留下越来越多外埠企业,蜜柚、吊瓜、蓝莓等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健康成长,经济学界津津乐道的“虹吸效应”悄然彰显。

以路兴景,以景兴旅,以旅兴农。以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兴建湿地公园、特色农庄等文旅农旅项目及其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自然科普、特色观光、生态科技、民俗文化、民宿餐饮、乡村采摘、休闲垂钓等业态蓬勃发展,3A、4A级景区创建如火如荼。

围绕“四好农村路”,各乡镇纷纷探索新的利益链接路径:每年提取集体经济收益中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鼓励村民尤其是脱贫户投工投劳,不断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多方增加村民收入。

不仅如此,公安县交通运输局还携手县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部门,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这一“小切口”,做综合治理大文章。以公安县内某小流域为例,2022年,公安县交通运输局投资7623万元,采用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标准,打造38.6公里的环湖湿地旅游公路,以此统筹资规等部门项目33个,整合投放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15.7亿元,用于流域改堤、改田、改沟渠和治污、治脏、治乱。撬动社会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7.8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催化出如此神奇的“蝴蝶效应”!

公安县2022年旅游收入达54.03亿元,较2018年的19.65亿元有了巨大跃升;十四五末公安县农业总产值将达到280亿元,较十三五末农业增加值可达100亿元……近年来,公安县先后成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全国粮油大县、全国水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忝列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农村公路串点成线、由线成网,一路一景,一景一品,“四好农村路”宛若毛细血管般的条条支流推动着时代主潮浩浩荡荡、向前奔涌,引领百姓迈进百业竞荣的好“丰”景!

(来源:公安新闻网 通讯员:孙涛)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