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曾雨通讯 员 常斌周珊珊 报道:“我没去武汉,省人民医院专家就把我的病情搞清楚了。”9月1日,丹江口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陈海(化名)说。
陈海今年61岁,丹江口市人。几天前,他发现自己左腿上的一颗痣持续增大,于是到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治疗。医生对这颗痣进行手术切除后,将数字切片上传至省级病理会诊平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何惠华教授通过平台阅片,排除鳞状细胞癌,明确为良性病变。
“如果在以前,患者需要拿切片病理报告,自行到十堰城区或省级大医院找病理医生诊断,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丹江口市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舒登兵说,得益于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7月份,一名患者在竹山县人民医院就诊。该院无法确诊患者病情,向省级病理会诊平台发起会诊。当天下午,该平台传回会诊报告,确诊患者患上滑软骨瘤病,不仅避免了误诊,还为患者节省费用3000余元。
今年以来,我市以医疗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高标准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太和医院、丹江口市第一医院、竹山县人民医院扎实推进试点扩面,形成“一张网覆盖、一平台通办、一中心会诊”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打通与省级病理会诊平台的对接渠道。目前,省级病理会诊平台已入驻506位省内三甲医院病理专家,我市累计向该平台发起远程会诊81例,减少病人外转,减轻患者负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