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一示范四先行”作品征集100】建言:以组织优势厚植发展优势 奋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江夏样板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6日17:4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江夏拥有1200平方公里乡村腹地,277个村(大队),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的任务艰巨。组织部门应立足职能职责,持续在干部提能激励、壮大人才资源、深化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组织优势,为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江夏样板注入澎湃动能。

强化队伍赋能,注入守正创新的干事活力。当前,要牢牢把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盘,抓实培训提能和激励考核,示范带动基层干部思路视野、能力素质整体提升。一方面,突出实操化提能,项目化前置明确提能任务目标,择优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前沿地区蹲点学习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分层分类组织区直部门、街道、村(社区)干部开展交叉比学、以干促学,培养懂产业、敢创新、善治理的优秀年轻干部,以实打实的项目落地、任务落实检验落实“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机制成效。另一方面,突出正向化激励,坚持实干实绩、考准考实导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村级组织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范畴,聚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先行村,规范运用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激励机制,促进同类同考、分道赛马,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壮大第一资源,蓄足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盘清村级班子和发展治理队伍结构现状、能力短板等“家底”,针对性开展外引内育、扩量提质,打造多元稳定的人才矩阵。一方面,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畅通校地共联共建机制,创造便利条件为更多农创客、企业能人、科研技术人员、大学生等留夏投资兴业,以人才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要素深度融合,增强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健全本土人才培育机制,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后备干部、村湾小队长、本乡本土大学生、乡贤能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中物色一批、培养一批、推荐一批,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

深化共同缔造,夯实共治善治的发展基础。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江夏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探索了一批推进村湾(小区)共建共管的治理做法,挖掘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治理能手,建立了一批凝聚群众的自治组织。一方面,要深化既有经验做法,进一步细化做实最小治理单元、健全治理体系,在村湾规划、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文化活动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变参与者为设计师、主力军,提升“我的幸福我来守”“我的家园我来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化共同缔造路径,把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作为重点,在村级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动群众、乡贤、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扩大劳务报酬规模,不断健全多元化投入、建设、管理、运营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姗(武汉市江夏区委组织部)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