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恩施桑树坝村共同缔造通富路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3日09:3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宝训)深秋时节,天高云淡,来到恩施市白果乡桑树坝村三岔口组麻柳坡,村民们挥汗如雨,抢抓工期。一条全新硬化的公路,蜿蜒至农家,串联起农田,犹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到乡村各个角落。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村里修了水泥路,农民出行有了基本保障。部分村民由于位置偏远、地形限制等因素,一直未通水泥路。同时,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寻找路径,逐步补齐短板。

今年,三岔口组的许廷仲、许万国等四户村民,不等不靠,每户出资近2万元,将水泥路直通家门口,用共同缔造的理念修筑致富之路。

许廷仲今年85岁,把路修到家门口,是老人多年的夙愿。老人清楚记得,最早村里号召大家修路,是在2012年。当时,许廷仲还在城区住院。“就是病不治了,咱也得支持修路。”病床上的许廷仲告诉家人,态度坚定。

曾多少次,老人站在自家山头,能将城区高楼大厦尽收眼底,可由于路不通,生活物资都得靠肩挑背扛。修主路、凿支路,许廷仲、许万国等村民每次都积极参与,从未缺席,既出钱又出力。村民们明白“先修路,才有出路”。

水泥路从村主路逐步延伸,在大山里“穿针引线”,将一户户村民连接起来。到了今年初,只有到许廷仲等四户地势较高的村民家的砂石路未硬化,距离近一公里。

“砂石路面不好,连走村串寨的流动超市都不上来,只能远远听到喇叭响,而且每年春雨一过,砂石被冲走,大家又要筹资保养公路”,许万国介绍,四户村民下定决心,要将水泥路修到自家门口。

人心齐,泰山移。四家人都姓许,均是未出五服的一家人。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决定自己凑钱硬化公路,主动“迎接”山下水泥路。

一时周转不开,许廷仲找亲戚借钱修路;四户村民争着为施工人员安排生活;修路占了哪家地,大家不要一份补偿。

施工期撞上干旱季,用水成了问题。为此,桑树坝村支“两委”出面协调,及时化解施工用水难题。“他们不等不靠的精神,值得敬佩,”村党支部负责人介绍,村里将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奖励村民主动修路的行为。

9月上旬,通过大家的努力,一条长约1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看到崭新的水泥路通了,许万国会心地笑了。他今年养了90多头生猪,再也不担心坡陡路滑大车上不来了。许廷仲发展了3亩茶叶,原来茶贩子因路不好不愿上门,如今再也不用背着茶叶到山下去卖。

据了解,不止三岔口组麻柳坡的村民凑钱修路,桑树坝村掀起了参与共同缔造的一股建设浪潮,各小组村民主动响应,纷纷出钱出力硬化公路。

恩施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程介绍,2023年以来,桑树坝全村改扩建公路16余公里,村民自筹资金60余万元硬化公路3.9公里。同时,工作队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硬化公路10余公里。全村营造出浓厚的共同缔造氛围,共同缔造的模式在白果乡走在前列,共谋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