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不管多少岁,都要存善心、做善事” 巴东七旬老人爱心路上不止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0日09:3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廖逸婷、黄启刚)9月10日上午,巴东县溪丘湾乡白虎坡村的村干部们聚在一起商量原石羊山村五组的组级公路整修的事情,村干部俞芳把一则捐款修路的消息发到了村民群里。不一会儿,群里的消息一条一条响了起来。

“感谢老朱,这么慷慨解囊,为家乡人民着想。”“德爸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微信图片_20240919205418.jpg.jpg

村民口中的老朱、德爸是原石羊山村的村民朱继德,1949年出生,今年已经75岁,曾在平阳坝供销社、县供销社等单位工作过,于2009年从巴东县供销社退休。他先后被中共恩施州委表彰为“全州老干部先进个人”,被巴东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慈善之星”。

得知石羊山村五组的组级公路准备整修的事情之后,朱继德马上联系了村干部,想要捐资1万元用于硬化公路。“既然要修,就修好一点,公路能用得更长久。”他说。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为村里的事情义务捐款。随着自己工作的变动,朱继德一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县城居住,但是他一直挂念着自己的家乡,总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2005年,当时的石羊山村为了村级发展,想要修通村级主干道俞石公路,公路全长3.5公里,修路资金来源成了问题。当时的朱继德在偶然回老家的时候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跟家人一商量,当时月工资不足千元的他拿出5000千元现金交给村干部。村里又通过向政府、帮扶单位等多渠道筹款,村民们有力出力,一起打通了现在仍在使用的石羊山村村级主干道。这次捐款,也深深感触到了朱继德的内心,他感受到了家乡的需要,也决心想为公益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退休后,朱继德闲不下来,他做起了“副业”,用自己工作时学过的法律知识,为很多老家有需求的村民免费代理诉讼、代表出庭。“有需要找老朱,又不收费又特别负责任”,这是当时很多人对朱继德的评价。2019年,朱继德又为家乡亮化项目捐赠5000千元,几年间,他帮助过的人数不胜数,为家乡生活困难的老人送去过冬棉衣,在许多众筹治病的链接里也总能看见朱继德的名字。

“比我们困难的人太多了,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多做善事”,这是朱继德总是挂在嘴边的话。

1981年入党的朱继德,已有43年的党龄,从1971年到平阳坝供销社开始工作,他一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退休以后,朱继德担任了单位退休支部的支部委员,在单位组织的一次老干部座谈会后,他积极响应巴东县“六城”同创的号召,在单位小区里自费修建了一座凉亭,给退休的干部职工提供一个纳凉娱乐的场所。

平日里的朱继德衣着简朴,精神矍铄,散发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公益的无尽热情。“他自己平时对吃穿用一点都没要求,就是喜欢做这些事。”妻子周定美说。

提及自己的初衷,朱继德眼含热泪。他谈到自己12岁时丧父,儿时又因交不起学费失学,受过很多苦,这些经历让他对困难群体的生活也更加感同身受,“现在自己有了能力,就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回忆录,送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希望自己的后代也要多做好事,积善积德。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做的也是一些平凡的事,做慈善只是想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有价值,不管多少岁,都要存善心、做善事。”朱继德正坚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