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杨慧丽、王路港)“晚稻正在抽穗杨花期间,我们后天就把公司的飞机带过来 对于晚稻和再生稻的二茬进行统一飞防一次,到时候你配合好工作。”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临近秋收,在浠水县汪岗镇留琴山大畈里,陈胜林正在察看水稻生长情况,指导农户后期田间管理事项。
陈胜林指导农户后期田间管理事项 通讯员供图
陈胜林指导农户后期田间管理事项 通讯员供图
正在给农户讲授种植技术的陈胜林是浠水县汪岗镇种粮大户,是浠水县嘉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五年前,为了自己的田园梦,他离开站了18年的三尺讲台,奔向广袤农村,当起了“职业农民”。
“就是农村人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孩子读书,好不容易出去了又回来 他想的是什么?大学白上了。”回忆起当时家人的反对,陈胜林说。
陈胜林创立的浠水县嘉丰农业有限公司 通讯员供图
在家人和乡亲的不理解中,陈胜林还是毅然回到家乡,流转村里800亩水稻田开始种植水稻。隔行如隔山,当时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第一年,陈胜林不仅没挣到钱,还亏了本。“第一年水稻和稗草都不认识,在种的过程中不懂病虫草的控制与预防,年底的时候亏了几十万。”他说。
第一次失败并没有把陈胜林打趴下,他决定总结失败的原因,从头再来。“我这个人比较倔,既然当初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回来搞这个事儿,第一年就放弃的话我肯定不会干的,后来就请教了一些有种田经验的技术指导回头来分析,复盘这一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陈胜林说。
找到了原因的陈胜林,精心制定了第二年的生产计划,成功扭亏为盈。这一年,陈胜林还成立了浠水县嘉丰农业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后来,信心变得更充足了,他第三年就把临近的几个村田地都流转过来,达到现在的3000多亩田。
走上正轨的陈胜林十分善于运用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公司+农户合伙人”的合作模式,极大地提高农户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浠水县汪岗镇留琴山村合作大户陈顺三告诉笔者,他以前种田觉得太费力太辛苦了 ,现在省事了把田租给陈胜林。“他的公司里面全部是机械化,以前种二三十亩,现在公司里面管理近300亩,现在一年公司给我们都是几万块钱。”
目前,陈胜林的基地里不仅种植了水稻、小麦、双低油菜等传统农作物,还有稻虾连作、花椒、特色水果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去年,公司总产值超过800万元,带动26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嘉丰农业有限公司给我们增们增加了集体收入,土地流转金每年近50万, 村民务工收入20多万。”浠水县汪岗镇留琴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伯迎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