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吴汉麒
在社会基层治理过程中,舆情“延时炸弹”并不少见。比如安徽全椒滁河水体污染事件被央视报道引爆、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被当地节目组连发十期报道、一女子与不牵绳遛狗者发生口角冲突后自杀等等。一些本只能被算作“鞭炮”的鸡毛蒜皮的纠纷,最后却被“延时引爆”,其中主观因素原因不容忽视。
首先是工作拖沓作风不扎实。许多基层治理中的舆情事件迟迟得不到解决,多多少少暴露出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拖沓、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即无法在为人民服务上全情投入,看事情不大就不想管、不愿管,甚至觉得小事是在浪费行政资源。比如全椒县滁河水体污染事件,事件源头是危化品失火事故导致的水体污染,但在十余天的窗口期内,污染物既未被有效清除,相关单位也未把污染物情况通报给主管部门,反映出当地工作滞后,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而后多位工作人员面对采访镜头乱打比方、雷语频出,最终导致舆情炸弹升级“爆炸”。
其次是舆情风险意识不足。由于基层治理中的矛盾纠纷大多琐碎细微,不具备过高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涉及更高的个人诉求,再或者事件风险可高可低,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及工作人员没有引起重视,在处置过程中往往敷衍推诿踢皮球,或是抱有侥幸心理,幻想“拖一拖”之后风险自动消除。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大量零星舆情火花有了延烧爆炸的可能性。如河南安阳狗咬人事件中,面对被咬者提出的道歉赔偿诉求,却因为狗主人“躲猫猫”耍无赖,加上相关部门不作为,使得当地电视台连续十期跟踪报道都未能解决问题,最终引爆“舆情炸弹”。
再次是鸵鸟心态掩耳盗铃。部分基层单位面对舆情有一种鸵鸟心态,觉得不理会舆情事件,不关注舆论关切,等网络有了新的热点,风头过后自己自然就安全了。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是掩耳盗铃,只会错过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期,徒增舆情应对的难度和风险。比如江西“鼠头鸭脖事件”,最开始学校发通报、市场监管局领导面对采访镜头,都言之凿凿地坚称是鸭脖,却拿不出确切的证据。对舆情“捂起来”“盖起来”,自欺欺人,导致“鼠头鸭脖”越描越黑,遭到各方口诛笔伐。
此外,舆情“延时炸弹”还受到了事件本身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网络上,任何信息传播扩散都需要一定时间,而部分因素可能导致这一时间被进一步拉长,造成舆情事件在网络上刚刚出现时默默无名毫无关注转发,却在数日、甚至数月之后突然热度上升,引爆网络。究其原因,其一是网帖信息受到平台受众调性、平台算法推荐等因素影响,未必能保证发布出来后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实践中也不乏通过跨平台长时间发帖爆料,进而导致舆情升级的案例;其二,相关领域重大舆情或动态,也可能成为此前未引爆舆情的引线,网民或者媒体的关联关注,会“唤醒”彼时的“小事情”,演变成如今的“大事件”。
回顾过往的系列舆情“延时炸弹”,我们发现,从后续处置态度上看,官方着重批判了部分干部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的不良作风,也推进了作风整改和警示教育等多项活动。同时,各地在治理手段上也探索出许多新办法。比如湖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制度优势和“第一道防线”作用,多次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专项行动,对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全省平安稳定。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相信未来,我们能够看到各地相关部门“拆弹”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