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那个放弃编制创业的年轻人,如今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4日17:08 来源: 咸宁新闻网

对于筑屋匠筑家超市的创办者江文昊来说,自己的事业,是“传承”和“反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生长于一个建筑世家,毕业后放弃了编制,在二十多岁走进工地,并以此为起点,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三代传承,在工地旁玩耍的少年

创办筑家超市,这件事对于江文昊来说体现着一种职业的传承。

他生长于一个建筑世家,父辈祖辈都从事着相关工作。父亲是土木专业科班出身,曾在湖北建工集团任职,祖父则是一位资历深厚的老工程师,曾就职于武建集团。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江文昊多了一段特殊的童年经历,工地上没有休息日,他的父亲很少有空闲时间陪伴他。为了弥补这份遗憾,偶尔工期不赶时,他会带着江文昊去自己工作的工地附近转转。

虽然有家庭的耳濡目染,但那时,江文昊对于“建房”的认知还很懵懂。年幼的他不懂规划设计,不懂结构施工,也不懂建筑材料,眼中只有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纵横交错的脚手架,以及一袋袋水泥堆砌而成的小土坡……在那时的他看来,只要凑齐了这些要素,一座还算体面的房屋就能在几个月内拔地而起。

“那时候也想不到自己以后会走上建筑这条路,过去也就单纯看个热闹。”江文昊说,“有时间隔比较长,上一次去工人们还在打地基,再去的时候一栋房子就有了雏形,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变化还是很神奇的。”

升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增大,“工地”渐渐淡出了江文昊的生活。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在教育领域读研深造,建筑虽未影响他的求学之路,却在冥冥中为他之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二、放弃编制,“不安分”的创业选择

读研期间,江文昊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了一年,这段经历使他对互联网产品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毕业后,他通过考试,获取了武汉一所公办学校的任教机会。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稳定的教师编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长辈们都对这份工作表示满意,唯独江文昊自己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我属于性子不太安分的那一类人,如果真的从事按部就班的工作,总感觉以后会留下遗憾。因为做过互联网运营,我也想往这个方面发展,毕竟还年轻,总觉得自己应该再为事业打拼一番。”带着这股初生牛犊的劲头,江文昊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考虑到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他也一时陷入两难境地。

一番纠结后,江文昊向父母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听到他要放弃来之不易的“铁饭碗”,老两口面面相觑,但也没有急于否定儿子的想法。在详细了解了江文昊的规划后,父母最终还是给予了他理解和支持。江父还在交谈中分享了不少自己对工作的洞察,这些讲述和儿时的回忆渐渐重合,给江文昊带来了诸多灵感。

最终,江文昊放弃了编制,“不安分”地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初步调研后,他确认了大概方向——将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行业结合,搭建一个聚焦于乡村房地产的服务平台。

三、故地重游,完善构想填充细节

一周后,江文昊故地重游,再次走进工地,打算对整个行业进行一次全面调研。他先是查阅研究了近几年的行业报告、新闻资讯与政策文件,又在父亲的支持下访谈了乡村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和建筑工人。通过调研,江文昊对乡村房地产行业有了十分深入的理解,他既看到了广阔的行业前景,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目前乡村房地产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这就会导致房屋设计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江文昊说,“其次,从成交的角度来说,目前的自建房市场成交很困难,许多业主不知道自己能建一套什么样的别墅,也没有渠道去接触专业的工匠和建筑公司。”

基于以上洞察,江文昊有了对筑家超市的初步构想。他凭借对传统行业的深刻理解,结合自己在互联网公司的经验,计划将互联网和建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机会。于是,筑家超市横空而出,而之所以选用‘超市’一词,是因为江文昊希望,这个平台能将建房变得像在超市购物一样简单。

创业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了构想,接下来就是不断填充细节。这是个格外漫长的过程,需要创业者不断摸索、深刻理解产品的运营逻辑,而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老板,江文昊也在这里遭遇了瓶颈。

“最初没有经验,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对类似平台的运营流程进行归纳梳理,初步拟定了一版SOP。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建构,它最终合不合理还是要靠实践来检验,我是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在正式推出产品前,还是希望它能尽可能完备一些。”江文昊说。

四、首店开业,试运营背后的“生长之痛”

抱着对产品的责任,在已有架构下,江文昊以自己的名义,在武汉市汉南区开设了一家门店。

筑家超市汉南店,这是筑屋匠筑家超市品牌名下的第一家门店,也是江文昊用于检验产品的试点。试运营的目的是理清业务流程,这要求品牌创始人深度参与各个环节,测试持续了整整一年,利用这一年,江文昊把招商、品宣、售后等所有版块的流程全都顺了一遍。

开业初期,汉南店也经历过种种挫折,业务亏损、沟通不畅、人才紧缺,还有各种零零散散的小错误……江文昊当时低落过好几次,甚至焦虑到失眠。他时常为了完善方案挑灯夜战到半夜一、两点,第二天又强迫自己精神抖擞地面对客户。这一年的体验概括起来就是“痛并快乐着”,而江文昊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精进着自身——

“创业与打工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我去统筹许多事情。这段经历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某种业务能力的提升,而是让我真正学会去对一件事负责。”

经过一年的锤炼,筑家超市的运营体系不断完善,最初那版SOP更新了六、七个版本,每一次迭代都凝聚着团队对业务的反思。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和改进中,江文昊和他的团队逐渐闯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年的打磨使筑家超市初具雏形,挺过了难熬的生长之痛,江文昊的团队也正式向市场进发。

五、新的起点,那个守望乡村的追梦少年

进入市场只是开始,但江文昊对筑家超市满怀信心。他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口重返乡镇,而自己创办筑家超市的初衷,正是让那些在乡村定居的人们,无论贫富都能够感受到家的美好。

截至2024年9月,筑屋匠筑家超市已吸引了不少合伙人前来加盟,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60多家稳定运营的门店。梦想已初具规模,基于合伙人制度,江文昊提出了“守望乡村计划”,希望通过全国联营带动乡镇就业,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守望乡村回归,匠造美好生活!”筑屋匠的使命经由这位新生代创业者的双手传承,并被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90后有自己的责任当担,江文昊的追梦之旅仍在继续,迎风而行,回望身后,那个曾在工地外看着人们忙碌的孩子,似乎正带着明朗的笑意对他挥手。

惟愿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那个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单打独斗到并肩前行,这场追梦之旅凝结着筑家超市众多员工的汗水,也激励着每一位成员步伐一致、向前迈进。

今天,眼前的那片蓝海依旧充满挑战,也同样蕴含着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