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谢圣国 通讯员 张诗康 徐锐 郝丽)在长江之畔,巴东黄土坡,一场关于家园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曲正在上演。这里,曾是滑坡阴影下的居民区,如今却蜕变为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地质文化村,书写着绿色转型的新篇章。
10月14日,踏着秋日的暖阳,“共绘长江绿色画卷——湖北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巴东县信陵镇,实地探访黄土坡滑坡整体避险搬迁工程的成果。
曾经在滑坡威胁下的居民区,一座体育公园拔地而起,绿树成荫,足球场、篮球场、休闲步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市民们在这片绿意盎然中运动健身,享受悠闲时光。老城记忆复原区则静静地诉说着巴东的往日故事,让人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黄土坡滑坡位于长江干流右岸,曾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滑坡体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近2万人,严重威胁长江航道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黄土坡滑坡被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塌岸防护工程,工程总投资1.3亿元,有效控制了滑坡变形。
2009年,巴东县委、县政府启动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工程,将受威胁居民搬迁至安全的新区。搬迁新区位于县城江北官渡口镇神农溪小区,规划用地67.1公顷,分为五个安置小区。目前共搬迁安置2181户6974名移民,已建成安置房2658套33万m2,修建城市道路13条18.1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0.8亿元。配套设施完善,商业、环卫、社区、学校、医院、车站等公益设施齐全,居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逐步攀升。
2019年巴东县积极开展黄土坡滑坡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景观设施等措施,将昔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变成了集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地质文化村。2023年,黄土坡地质文化村被中国地质学会评定为全国第二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成为巴东新的旅游名片。
项目不仅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巴东县水利局副局长佘贤德介绍,“搬迁新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商户入驻,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居民通过就业、创业增加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也促进了科普教育,提高了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未来,巴东县将继续加强对黄土坡滑坡的监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将进一步开发利用地质文化村的资源,打造集旅游、科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为巴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片曾经的滑坡旧址,如今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来客,共绘长江绿色画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