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大冶90后走上新“稻”路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19:24 来源: 荆楚网 ​

2.jpg.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婷)又是一年丰收季。10月12日,在大冶市还地桥镇南石村的田野间,收割机轰鸣,运粮车奔跑,一片繁忙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幅喜人的丰收画卷。

“目前正在收割的水稻品种是黄花粘,已经收割了两百多亩优质稻,每天3台收割机可以收100亩稻田。” 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卫介绍。

据黄卫出生于1994年,作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他扎根农业,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家乡热土,今年还获得了 2024年黄石市“十佳种粮大户”的荣誉。

“这几年,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但农村种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田总要有人耕种,还是要有人接过种粮的担子。”黄卫说,为了扛稳种粮的担子,其只能从零开始学习,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和参加各类农业培训,并摸索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种植品种和方法。

1.jpg

“刚开始连什么时候施肥都不知道,后来一点点学习经验,学习用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实现了从水稻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黄卫解释,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推进,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配备了插秧机、收割机、打捆机、播种无人机等多台套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黄卫也真正成了村里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卫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土地的热爱,土地也给予他丰厚回报。

今年,学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400亩的稻田迎来了丰收,“今年水稻产量大概有一百三十万斤,产量还可以。”黄卫高兴地表示,合作社将有序推进秋种工作,利用农闲田种植油菜,抓住秋冬油菜种植的“黄金期”,为来年粮油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