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谢圣国 通讯员 张诗康 郝丽)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的黄家河畔,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两岸郁郁葱葱的绿树投下片片荫凉,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缓缓展开。
10月15日,“共绘长江绿色画卷——湖北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媒体行”采访团走进黄家河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现场,亲身体验并见证了这一绿色生态工程的辉煌成果。
黄家河,作为高岚河的一级支流,全长约13公里,承雨面积达到34平方公里。它发源于牛角大尖,流经黄家河、建阳坪两个行政村,在建阳坪汇入高岚河,最终流入长江,是兴山县22条重要河流之一。
2021年,黄家河生态治理项目获得了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补助资金的批复,总投资3868万元。2022年6月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疏浚河道6.752公里、岸坡整治7.474公里,新建机耕桥7座、人行桥3座,以及过河汀步2处,此外增加了新建机耕桥3座、布设涵洞12处和恢复路面4.25公里。
项目建成后,黄家河流域绿化面积达到36516.3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此次治理的河段全长约7.3公里,影响区内总人口约400人。
“过去河道淤积严重,暴雨时节常发生洪水,2018年特大暴雨导致村里水电路中断一个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当地居民文豪说到,他告诉记者,自从黄家河生态治理项目启动以来,村里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河道通了,水清了,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改进,我们出行也更加方便。”
兴山县水利局三峡后续工作分管负责人说:“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力求在治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通过实施河道疏浚、岸坡整治、绿化造林等一系列措施,黄家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好转。
黄家河畔已成为长江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家河生态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的一个亮点,更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