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9日,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省科技馆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湖北省科技馆承办,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协办,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为主题,围绕科学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理论及科技馆展览展品资源,以理论授课+教师工作坊的活动形式,以真实问题为驱动,让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能力及科学素养。来自湖北、广东、河南三省的114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线下参与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左明章围绕“科学教育与公共科普资源应用”做主旨报告,介绍了科学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及发展历程,公共科普资源的概念和形式,探讨了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公共科普资源有效推进科学教育发展。
湖北省科技馆馆长张翼以“‘双进’服务‘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题,从科技馆开展科学教育的政策背景、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科技馆中的科学教育项目三个方面做主旨报告,提出了科技馆与学校在科学教育工作中的合作形式。
湖北省科学技术馆馆长张翼作主旨报告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乔翠兰以“从科学普及到科学教育:科技馆物理资源的教育应用策略”为题做主题报告,介绍科学教育中理论物理及实验教学的内容,科学课程标准的发展,并系统梳理了湖北省科技馆物理学相关展品,指导科技馆资源如何应用于学校教育的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郑旭东作主题报告“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创新教育”,介绍了科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利用丰富的学术理论及一线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指导科学课的设计与实施。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杨帆带来了题为“科技馆经典展品与科学史的联系及应用思路”的主题报告,讲解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介绍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视角下如何开展结合科技馆展品展线进行科学课程设计。
本次培训除了讲座报告,还结合湖北省科技馆展教资源,设置了丰富的案例分享和实践体验环节,引导学员们实际体验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
参训学员首先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深入展厅参观了解湖北省科技馆常设展厅的展品,确定本次科学实践活动开发任务的主题,并听取了由湖北省科技馆分享的关于科技馆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往期培训班学员优秀案例、影视科普活动和沉浸式实景项目的介绍。还通过实际动手参与体验了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科普推车、科学表演、科学课程、沉浸式实景项目等。此外,学员们还前往徐卫林院士科普工作室-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馆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了解纺织行业前沿科技成果及院士科普工作室科普成果。
本次培训将参训学员分为20个小组并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设计的实际体验。各小组成员们经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在华中师范大学及省科技馆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结合科技馆丰富的展览展品资源,融合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完成了实践活动设计的海报、教案、教具等教学设计。
此次培训为期5天,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元化培训环节,助力提升科学教师科学实践设计能力与科技馆科普资源教学转化能力。湖北省科技馆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致力于探索将科技馆科普资源深度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途径,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