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东湖观舆丨从女官员的一条LV丝巾谈起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6日13:49 来源: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谢宇航

10月10日,媒体报道,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桃艳因涉嫌严重违法接受监察调查,许多媒体在报道时提及并配发了她佩戴LV丝巾的照片。原来,2022年,她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正处职干部时,就因佩戴一条2000元的LV丝巾引起关注与讨论。如今随着她被查,LV丝巾再度被舆论起底并发酵,让事件多了一个传播点。

对此,有的观点认为,官员穿戴奢侈品与是否贪腐并无直接关联,也有观点指出,官员作为人民公仆,不应穿戴奢侈品。回溯舆论场,从2012年杨达才因戴名表被查,到2023年成都太古里国企老总拎奢侈品引发争议,这些都说明,官员的穿戴细节,特别是关联到奢侈品,都可能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放大镜下接受网民的观察和解读。但如今,舆论在关注官员穿戴的同时,呈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度,认为奢侈品并非干部“涉腐品”。这说明舆论心理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官员的监督也更加成熟和客观。这种心理的变化原因有三。

一是社会发展助推奢侈品祛魅。曾经奢侈品可能被视为高收入阶层的专属,但随着社会变迁与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展,如今网民对奢侈品价格、品牌定位等都有了更具体的认知,这也使网民逐渐对奢侈品祛魅。事实上,2000元的丝巾在当下,对于部分人而言确实在正常消费能力范围内。因此,官员穿戴某个奢侈品牌,并非就是合法收入范围内遥不可及的消费品,也未必就经不起推敲。正如红星评论所言,“一个官员敢于光明正大地展露自己合理穿戴追求的社会,或才是更正常的”。

二是廉政建设促进理性评判。近年来,廉政建设使得权力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对官员的行为有了更全面的规范,监督体系对官员的评判也不会因舆论审判而有失公允。如呼和浩特女副局长李少莉因在会议上佩戴疑似奢侈品耳钉引发舆论关注,部分网民认为应彻查其是否存在贪腐情况。但深扒后发现,李少莉曾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典型。随着调查的深入,网民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李少莉也未因奢侈品耳钉而被查处落马。廉政建设不仅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也促使网民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去分析和判断,这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公正、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官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舆论监督的压力,也能获得公正评价的机会。

三是素养提升推动客观审视。随着网民素养的提升,在面对官员穿戴奢侈品的问题时,许多网民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跟风批判。一方面,网民逐渐认识到领导干部的着装应符合其职业身份和工作场合。在不同的情境下,领导干部需要通过得体的穿着来展现专业形象和对工作的尊重。“举止端庄,仪表整洁”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网民更加注重领导干部的内在品质和实际行动。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外表,而是深入观察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是否具备担当和责任感。如浙江一官员在台风期间连续三天穿同一件衣服出镜,部分网民虽质疑其“形象邋遢”,但更多网民称赞其在抗击台风中的坚守与贡献。事实上,网民素养的提升使得社会监督更加理性和客观,同时,这也促使领导干部更加注重自身形象。

那么,在舆论心态变化的当下,干部们到底应该怎么穿戴?简单来说,干部着装应是适度与得体的平衡。要依据场合、目的和对象,展现符合职业身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专注内在品质提升,以行动践行宗旨,用真诚、担当和奉献,回应公众期待。

专题:东湖观舆

【责任编辑:卢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