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举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情况及扩面试点工作情况,市生态环境局、沙洋县、京山市、东宝区相关负责人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经验、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如何巩固治理成果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2023年6月,我市启动了东宝区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是全省5个试点之一。目前,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省级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谋划的60个治理项目已完工55个,剩余5个国土整治类项目均达时序进度。今年7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班来我市对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开展终期评估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2023年12月,我市选取了沙洋县西港河、钟祥市郑刘桥河、京山市莲山河、掇刀区官堰河、漳河新区乌盆河、屈家岭管理区季河开展小流域扩面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谋划181个项目已完工94个、在建70个,剩余1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随着我市扩面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治理效果初步显现。在生态治理方面,我市坚持源头治理、截污控源、水系连通、分类施策,实施河道生态修复16.238万平方米,莲山河、郑刘桥河、季河河道防洪标准提升至10年一遇;5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43个,占比达到86%。目前,莲山河、西港河、乌盆河、季河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官堰河水质从劣V类改善为V类。产业发展方面,钟祥市采取合作社指导和农户种植模式,带动503户农民户均增收8000元;京山市大力发展特色园艺、“网球+”休闲旅游、中医康养产业;掇刀区依靠亿纬、恩捷等龙头企业带动1000余人就业;漳河新区成立双井乡村合作公司种植西瓜,带动400余户农民实现户年收入12万元以上。基础设施方面,京山市开展村级亮化工程;钟祥市对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人居环境方面,6条小流域完成改厕16266户,覆盖率达到94.8%;建成生态绿岛10座。
同时,我市也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路径。如:沙洋县聚焦废旧农膜问题,探索废旧农膜回收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依托回收网点集中回收利用农膜,实现小流域内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钟祥市聚焦丧葬问题,探索村级公墓建管模式,采取项目带动、村级发动、群众自愿的办法,将田间散坟迁入村级公墓;京山市聚焦农村建房突出问题,探索农村建房“三个一批”,即适度集并一批,统一风貌改造一批,发展民宿提升一批;掇刀区聚焦农民就业问题,探索村集体领办劳务公司和就业车间模式,成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向园区企业输送劳动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记者胡圣宇 通讯员王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