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地桥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左乙辰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邹艳)“自从智能快递柜进了村子,我们红星半岛上的村民都将自己的收件地址改为了党群服务中心。”10月31日,大冶市保安镇磨山村客货邮专线司机彭文涛向记者介绍道。
红星半岛离大冶市城区46公里,岛上有赤马、庄咀、李华及磨山等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过去,很多村民将收件地址设为鄂州长岭。因为半岛离保安镇区太远,村民在网上买点东西,收货太难。”彭文涛说,“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我每天早上6点半开着班车去镇区,随后将4个村的快递带回来,上午10点多钟便可将快递分发至每个村的智能快递柜。”
彭文涛每天都会将快递放到智能快递柜。左乙辰 摄
“一年时间来,我们开辟了35条农村快递线路,在行政村投放了644组兼具收投功能的智能快递柜。”大冶市交通物流发展中心主任王军介绍,正常情况下,快递员可在当天上午将快递送至每个党群服务中心的智能快递柜,村民收到信息后即可去村党群服务中心取件。
“过去,快递进村最大的难题为投递成本。”大冶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柯俊卿说,“点稀路远、件少事多”的农村快递现状对工业品下村、农产品上行的“双循环”有一定影响。
为破解这一难题,从去年10月31日开始,大冶市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快递进村,引导中通、圆通、申通、极兔、韵达等5家快递品牌成立第三方企业—湖北振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投放智能快递柜的模式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去年,该公司投入60万元用于更换场所和升级设备;投入300万元在全市322个村级网点投放智能快递柜;投入75万元购买13台进村快递车辆,搭建起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
客货邮专线车。左乙辰 摄
今年,该公司根据一年来快递进村运营实际,对全市快递进村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档升级,投入230万元购买了华中地区首台支持大小货物双层分拣的智能分拣设备;投入140万元继续改造优化快递分拣中心,投入110万元新增4台快递用车及150组智能快递柜。
“一组快递柜为64个,与村里共网共电。”还地桥镇下堰村党支部委员黄俊介绍,这些快递柜确实方便了村民。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村民,在他们的帮助下,都能顺利地寄取件。如果寄取件太大,村里的工作人员还会帮忙存放在办公室。
相较于农村人工寄递物流服务网点,智能快递柜选点方便,维护费用低廉,且24小时营业。“智能快递柜进村,破解了快递进村投入大的难题,降低了农村寄递物流网点对场地、设施的‘硬门槛’,突破了农村人口老龄化无法运营快递网点的‘软约束’。”黄石市邮政管理局四级主任科员董小帆表示,该模式为快递进村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可供探索的市场化途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