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碧水丹心护水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15:08 来源: 十堰日报

■ 兰琼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其流者怀其源

“为了保水护水,叔叔阿姨们作出了很多努力,水来得多么不容易啊,小朋友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珍惜水资源。”今年年初,在北京市延庆区第八幼儿园,60多岁的贺玉凤正在给孩子们讲述节约用水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故事。

贺玉凤是大家熟知的北京“环保”奶奶,20多年来,她坚持做好一件小事——捡垃圾,并发起成立“夕阳传递环保志愿服务队”。如今,已有上万人和她一起参与环境保护、守护家园。提到她,北京市民总是满满的敬意和赞叹。

今年4月1日,遥望汉江山水翠,水光潋滟晴方好,江面无风镜未磨,青山绿树美尽收,这里是十堰市郧阳区的汉江河畔,百公里库岸线,蜿蜒迤逦,水鸟翩跹;汉江水流,潺潺而行……

“快看,太美了。”贺玉凤拉着同伴王涛,站在郧阳区汉江边,难掩内心的激动,像雀跃的鸟儿般,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摄着眼前的美景,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京堰环保志愿者深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研学”活动。

“一条大河,波浪宽。亲们,快看,我现在在地处十堰的郧阳区,亲眼看到并喝到水源地这么好的水,作为北京人,我们要珍惜水源,感恩回报。”贺玉凤打开手机抖音直播间,向粉丝们推介。

同日,京堰环保志愿者联盟工作站在郧阳区汉江边的耿家垭子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挂牌成立。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的创始人王涛望着牌子,眼中闪着光:“这里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吃水不忘挖井人,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竭尽所能在两地志愿组织中培养一批爱水、懂水、护水的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做好对外宣传推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环保“铁军”

水里有什么?除了鱼、虾、微生物、藻类等,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钟随波还有一个答案:“排污口,它是连接岸上和水里的关键节点,决不能让一滴污水排入汉江。”

郧阳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担负着守好一库碧水的重大责任。2019年,郧阳区率先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成立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组,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局长吴虎对钟随波说:“咋样?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顶得住不?”“我试试,看能不能摸着石头过河。”钟随波思索着回答。

钟随波所在的排查组仅有三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点位多、面积大的排查工作,他绞尽脑汁,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妻子心疼地埋怨他:“也不知道你图个啥?”钟随波说:“吃着这碗饭,就要负起这个责啊。”妻子朝他翻白眼:“天天吃我做的饭,也没见你为这个家负多大责。”

领了任务的钟随波开始了一场早出晚归与时间赛跑的奋战。他和队友们先借助手机软件对上级交办的点位进行定位,再通过人工徒步全覆盖开展排查。他们钻深沟、爬高崖、趟深水,在荆棘密布的河道内“飞檐走壁”,队友常调侃道:“我们每天像是在探险寻宝藏,真是惊险刺激啊!”

在一次徒步巡查中,为查看河道内一个疑似排污口,钟随波沿着陡峭的坡道向河道走时,不小心脚下一滑,一骨碌掉进河里,手被河里坚硬的石头划伤,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钟随波和队友们不顾泥泞,遇坡爬坡、遇沟下沟,克服种种困难,只为完成排查任务。有一次,在乡镇排查时,定位显示有一个排污口位于垃圾站附近。为了弄清楚排污口具体位置,他们顶着烈日高温、徒手清理垃圾,垃圾发酵散发出的酸臭味和蚊虫叮咬让他们苦不堪言,但他们咬牙坚持。经过数小时排查,终于找到了位于垃圾堆下面的排污口。

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钟随波和队友们出色地完成了排查任务:对沿江10个乡镇(园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最终将254个排污口纳入整治,其中,取缔65个、清理合并61个、规范化管理128个。同时,编制“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明确所有排污口整治责任单位、整治目标、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

笔者采访钟随波时,看到他手臂上的疤痕,忍不住问:“钟队,排查入河排污口时,您是不是经常挂彩?”钟随波笑着回答:“裤腿上有泥,身上有伤,我们这儿人人都有。”

截至2022年底,郧阳区254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较国家规定2025年完成整治任务提前了3年时间。

这个“硬骨头”我来啃

汛期的一天,天上几阵闷雷响过,雨水好像被催促似的,豆大的雨点越下越密,一条条雨丝编织成一张“雨网”,笼罩着城市。

看着眼前越来越大的雨,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总师冯靖芳心急如焚。“喂,毕站长,周末打扰你,能不能和我去趟汪家河?”冯靖芳给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的毕超博打去电话。电话那头的毕超博想都没想,马不停蹄地从十堰城区赶来。

冯静芳穿上胶鞋,打着雨伞准备出门,儿子在身后喊:“妈妈,你晚上早点回来。”恍惚中冯静芳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承诺过儿子要早点回家,但因为工作忙,她陪伴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

下了车,冯静芳缩了缩瘦小的身躯,举着伞,弓着腰,迎着风雨走向河道。此时,与毕超博一同出现的还有湿透了衣裤的吴虎。“吴局,你也来了?”冯靖芳问道。“嗯,雨太大了,我不放心,过来看看水质,别影响到神定河。”提起神定河,吴虎拉开了思绪。

神定河属汉江一级支流,贯穿十堰城区,在郧阳区茶店镇汇入汉江并进入丹江口库区。郧阳区作为神定河入库末端和国控断面的所在地,水质改善工作任务艰巨。

为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水井”,2020年,郧阳区下发神定河支沟分片包干排查整治工作,接到文件的吴虎召集分局党组开会分配任务,会上吴虎边叹气边打趣说:“这活儿可是个硬骨头,难啃。”没料到,一旁的冯靖芳接过话茬儿:“那这个硬骨头我来啃,我分管污染防治,是有责任的。”当时,吴虎转头看了一眼这个戴着厚厚眼镜且瘦小的女人,有些不可思议,她那坚定的眼神充满着力量。

保水护河任务十分艰巨,冯靖芳说干就干,她大多时间驻扎在茶店镇,在治理神定河5条支沟流域的4个多月时间里,她每天走近10公里路,开展“走河”行动,无论是田间地头、养殖企业,还是山丘沟壑,都是她的主战场。遇到不理解的企业主,她没有丝毫怨言,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会用笔记下问题情况,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会同属地政府和第三方团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整改沿岸发现的问题,确保治理后的水体水质保持稳定。

当天的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纷纷落下。“吴局,好像有漂浮物?”毕超博贴着湿滑的地,匍匐着用罐子提取水样,差点掉进水里,回过神的吴虎急忙赶过去拉了他一把。冯靖芳侧着身子打量水流方向、水体颜色,拿着小本开始记录。这时,突如其来的狂风刮飞了雨伞,雨水落进他们的眼睛里,灌进他们的衣服里,三人鞋子上裹满泥巴,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查完全部河道,衣服早已湿透。

通过现场取样监测,当晚结果出炉:汪家河流域经受暴雨后未出现劣Ⅴ类水质,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三个人相视而笑,长长地舒了口气。

“近年来,郧阳区有序实施神定河5条支沟治理,各支沟成立支沟长,明确各支沟长责任,每个月开展一次常规巡河工作。”电视里正播着郧阳新闻。“妈妈,快来,我在电视里看到你了。”“哦,是吗?”儿子欢快地跑到冯靖芳身边,“妈妈,我给你捶捶背吧。”

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此时的冯靖芳眼睛湿润,心弦被一股暖流拨动。

为了让北方人喝上好水,十堰人付出太多。

春日,郧阳区汉江,像一条蓝幽幽的飘带绕在山间,波光粼粼。

王涛、贺玉凤等京堰环保志愿者们来到了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郧阳区分中心参观。

“卫星遥感、无人机、数字孪生……筑起‘空、天、林、地、水’五道水质安全监管防线,先进的技术手段,这里都有。”说起保水护水的新手段,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主任赵天真滔滔不绝,技术人员轻点鼠标,水库流域各项关键数据和实时画面立刻呈现在大屏幕上。

“没想到,为了保护这一库碧水,十堰用上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听完介绍,王涛赞不绝口。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24年,郧阳区通过技防、人防、物防有机结合,保水护水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水质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保水护水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更加有助于当好忠诚“守井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

“好山、好水、好地方……”站在郧阳区中华水园广场上,贺玉凤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

彼时,临江而观,郧阳水系景观区,碧波轻荡似明眸善睐,映照碧蓝的天空,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生态美景宛如“天上人间”。

山环水拥风华满城方戎摄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