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冯伟、杨慧丽、吕元清)走进浠水县散花镇古渡村,宽敞整洁的主干道,两旁绿树葱茏,枝繁叶茂,鲜花争艳,色彩斑斓,点缀其间,散发出阵阵芳香,令人心旷神怡。
通讯员供图
新修复的房屋与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交相辉映,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见证了村庄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宜居的华丽蜕变。
通讯员供图
曾经的古渡村因田地低洼、十年九涝而出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落后村。近几年来,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不仅完成了村庄规划的编修,还实现了村庄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据该村村民王琴介绍,村里的公共设施完善了很多,比如新建了公厕、垃圾转运点,还有太阳能路灯。
通讯员供图
村民郁圆圆回忆道,以前村里到处都是泥泞的小路,一下雨就出不了门。现在,主干道宽敞整洁,两旁还种上了绿树和鲜花,走在上面都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从改善农村环境入手,古渡村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技术和项目支持,围绕道路硬化、房屋修缮、垃圾治理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村干部涂彩云告诉笔者,累计投入500万元,主干道硬化黑化达3.2公里,修复民居22栋,购置垃圾运输车、洒水车,配套安放垃圾桶460个,建设湾组垃圾转运点8座,并安排专人进行垃圾收集运输。
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古渡村还新建无害化水冲公厕3座,农户改厨、改厕完成率100%,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收集管网等,进一步提升了郁港村的人居环境质量。“群众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到处理终端,经过沉淀、过滤、厌氧、好氧等一系列专业的净化工艺,从而达标排放。”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工作人员李嘉仪说。
今年,浠水县生态环境部门将古渡村的黑臭水体治理纳入试点范围,改善水环境质量,消除黑臭现象,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同时,古渡村还依托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建成蓝莓、猕猴桃、富柑、桑椹采摘园等五大产业基地。“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6万元,不仅丰富了产业结构,拓宽了农业产业链,也提升了村庄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村庄的自我发展能力。”浠水县散花镇古渡村古渡村村委会主任余有静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浠水县始终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通过示范引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好转。截至目前,浠水县已成功创建省级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55个,通过生态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推动了浠水县整体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绿色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