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拆除了,没有了污水、闻不到臭味。环境干净了,群众幸福生活也有了保障。”11月7日,巴东县沿渡河镇官田村党支部书记谭学林站在一块新起垄的良田前,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很难想象,他的脚下曾是一个养殖场。
今年以来,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巡查。9月,执法人员对沿渡河镇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地毯式巡查、密集型走访,发现官田村一专业合作社养殖场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一旦发生污染事件,将对沿渡河集镇、周边村庄8000名群众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经综合分析权衡、深入研究论证,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将该养殖场拆除搬迁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并联合沿渡河镇、县畜牧兽医中心,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进行协调,同时积极争取补偿资金,督促、指导依法依规拆除养殖设施。
据了解,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民心工程,念好“划、立、治、测、管、防”六字决,持续防范化解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划”字为先,科学设定功能分区。巴东县共划定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8个,“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2个。
“立”字当头,加快防护标志建设。该县3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完成标识标牌和围网围栏规范化设置。
“治”字强基,整治生态环境问题。2020年以来,该县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共计7540万元,对18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和12个农村“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规范化建设。
“测”字固本,全面强化分析研判。在县城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29项常规分析、每季度开展一次62项指标监测、每年开展一次109项全指标分析。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每季度开展一次29项常规分析。在“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开展一次29项常规分析。近三年来,该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管”字致远,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巴东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每月对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巡查,每季度对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巡查,每半年对“百吨千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巡查,对发现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防”字求稳,有效化解污染风险。投资200万元,在水布垭镇水流坪水库水源地和野三关镇车沟水库水源地各建设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水质状况。投资100万元,在万福河饮用水水源地建设1座水质自动站,每天对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温度、TP、TN、氨氮、COD、PH等指标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达标。(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瑞勇 通讯员 谭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