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万云昊 吴有桥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优化营商环境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而民生服务则是这段宏伟征程中最温暖的底色,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独特力量。
近年来,潜江市残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自身职能,在保障残疾人群体权益和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围绕残疾人群体展开的工作,不仅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更从多个维度为本土营商环境的优化添砖加瓦,展现出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积极态势。
10月22日,潜江市残联启动2024年度第2次重度肢体残疾上门评定、办证服务。为期 10 天的服务行动中,工作人员的身影活跃在各区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之间,为重度残疾群体带来了希望之光。
对于这些重度残疾朋友而言,传统的残疾证办理模式就像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关。身体的严重受限,使得独自前往办理地点成为奢望,即便有家属陪同,也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市残联的上门办证服务对于残疾群体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家住白鹭湖管理区关山办事处5组的冯大爷今年70岁,身患肢体偏瘫多年,由于行动不便,没办法去办理残疾证,一直享受不到残疾群体的各项福利。这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经专家评定后,为冯大爷办理了肢体一级残疾证,每月还可享受到10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过去一想到办残疾证就发愁,我行动不便,家人还得请假陪我去,麻烦得很。现在残联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真的是帮了大忙,让我们感受到社会满满的关爱。”办理现场,冯大爷饱含热泪地说道。
截至目前,2次重度肢体残疾上门评定、办证服务已累计服务184人,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残疾人家属负担,得到了众多残疾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上门评定办证,把温暖送到残疾人家中。就业认证工作,为企事业单位与残疾人牵线架桥。
近年来,潜江市残联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年审工作中同样成绩显著。年审认证工作从22个工作日,减少到2个工作日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的高质量服务。目前,已顺利审核认定企事业单位68家,符合审核认定要求的有280人。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残联对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扎实且有效的推进与监管。
同时,残保金政策明确且科学合理。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区、市)规定比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50%征收;1%以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90%征收;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这一政策为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吸纳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有力引导。
从营商环境优化的角度观察,残联的工作意义非凡。上门办证服务与就业认证工作相辅相成,为企事业单位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残联积极宣传残保金政策,让企事业单位知晓安置残疾人就业是履行社会责任和优化经济成本的双赢之举。例如,对于中等规模企业而言,合理安置残疾人就业可在残保金缴纳方面节省大量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高效的“跨省通办”年审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企事业单位在残疾人就业认证方面的流程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潜江市残联的一系列举措,如同一股股暖流,温暖了残疾人的心,又似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企事业单位与残疾人就业的通道。不仅让残疾人获得了尊重、便利和就业机会,也使用人单位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享受政策优惠、优化成本。从城市发展层面看,更提升了潜江市的社会形象,吸引人才与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潜江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秉持以民为本、服务大局的理念,持续优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为城市发展书写更为精彩的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