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经济的考场上,营商环境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必答题,它涉及政策支持、政务服务、市场活力、法治保障、人文生态等多个领域。孝感市孝南区以“改革之笔”,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等生”,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剖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企业借助政策的东风,能够获得更好发展机遇,扶摇直上。孝南区政府便以此为“压舱石”,精准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公布《2024年孝南区深化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将企业开办“1050”标准从市级提升到省级,推动“集群登记”新模式;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快培养产业人才力量,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00人次以上,为企业柔性引才。从税收减免到财政补贴,从土地优惠到人才引进,全方位覆盖企业发展需求。对新兴产业给予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供技术创新补贴,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些政策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落地生根,让企业得到实惠,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让其感受到宾至如归,这是孝南的“金字招牌”。“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日常工作写照。秉承“店小二”精神,整合政务大厅窗口,打破部门壁垒,让企业办事不再“跑断腿、磨破嘴”。线上政务平台高效便捷,企业注册、审批等事项均可网上办理,审批流程简化,时间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数天缩短至几个小时,项目审批从繁琐的多环节变为并联审批,效率提升数倍,让企业能够快速进场、尽早开工、高效运营。孝南以“一站式”服务,到“保姆式”关怀,彰显着对企业的重视与诚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充满活力的市场,为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展宏图提供空间,这是孝南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这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孝南积极培育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形成产业生态闭环。建成总投资超300亿、规划占地面积巨大的华中最大的菜篮子——首衡城农副食品市场,成为全业态、全产业链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优化新开办企业赠送公章、邮寄证照等服务模式,免费发放企业电子印章,推进企业开办“100%”回访制度,完善“负面清单+正面激励”市场准入模式,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为企业搭建广阔的经贸交流平台,让企业在市场的海洋中畅游。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只有严格执行法令,国家才能安定有序,这也说明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孝南营商环境的“安全网”。孝南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现象,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进知识产权案件1个工作日受理,30个工作日内办结,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创新成果保驾护航。开展纠纷多元化解,设立“不立案反映窗口”,快速解决企业间的商业纠纷,让企业在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中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探索推动法治督察“三创三化”建设,完善法治督察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还在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以及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等方面实现全市“四个首创”,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底蕴,能够孕育出诚信、友善、创新的商业文化,为孝南营商环境增添“软实力”。作为东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孝南社会风气良好,居民诚信友善,企业之间相互协作、良性竞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为企业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充分挖掘和弘扬孝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文化底蕴提升区域人文魅力,增强投资者和人才对孝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孝南不仅是企业逐利的战场,更是企业扎根的家园。未来,孝南将继续秉持改革创新精神,书写营商环境的新华章,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谌天垚(孝南区委网信办)
责编:黄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