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医疗保障局于2019年3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践行“主动靠前一小步,温暖群众一大步”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务实、高效、便民、快捷”,聚焦医疗保障民生领域“难点、堵点、痛点”,多举措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让医保工作温暖民心,做群众的贴心守护者,为群众健康提供坚强“医”靠。
医保服务送上门,尽心尽力暖人心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你们还上门来帮我办手续,我们两个老人什么都不懂,你们不上门来帮忙,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个门诊慢特病手续该怎么办!”江夏区山坡街红星村村民李婆婆感激的对江夏区医保局工作人员说到。
江夏区医保局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在山坡街红星村走访时发现有一农户陈爹爹,2019年因高血压突发脑出血导致中风偏瘫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均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只有老伴李婆婆一人照料。了解该情况后,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告知陈爹爹可以申报办理门诊慢特病来减轻医药费用负担。考虑到陈爹爹卧病在床行动不方便,区医保局立即与市级和区级医院协调,最终商定由区人民医院指派一名专家与区医保局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陈爹爹进行检查,由医生出具相关检查及诊断资料,区医保局工作人员通过“武汉慢特病申办”微信小程序帮助陈爹爹在网上进行门诊慢特病申报,负责门诊慢特病鉴定的医院根据上传的申报资料进行鉴定审核,帮助陈爹爹完成了门诊慢特病申报。
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作为医保人要做好便民服务,帮助行动不方便的居民、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马上办、办就办好的情怀,切实坚持以践行医保初心,保障民生福祉为己任,继续做好服务提升,以进一步提高群众在医保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医保服务有温度,困难群众有“医”靠
“感谢江夏区医保局汤主任及时跟踪解决我医保报销的问题!”近日,江夏区湖泗街祝祠村低保对象熊锋致电武汉市医保局对江夏区医保局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汤桂华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江夏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在日常比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工作中,发现湖泗街祝祠村低保对象熊锋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较大。经了解,该群众身患罕见病克罗恩病,需长期使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该药物属于特殊药品,因克罗恩病未纳入武汉市门诊慢特病病种,无法纳入医疗救助报销范围,导致该群众个人负担费用较高。江夏区医保局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汤桂华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考虑其家庭困难,积极对接联系省、市医保部门争取政策,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将其医疗费用纳入了医疗救助范围,该群众由原来每次报销后个人负担2400余元到如今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200余元,大大减轻了该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
一通真意切的感谢电话,浓缩着江夏医保人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困难群众,医保人主动靠前的一小步,就是温暖群众的一大步。
医保服务“就近办”,群众省心少跑腿
为进一步完善构建五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深化医疗保障领域改革攻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夏区医疗保障局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连接的医保经办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将29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江夏区山坡、金口街道。自2024年8月1日起,两街道正式启动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经办,实现区级医保事项“就近办”,进一步做实做优“15分钟医保服务圈”。
为保证两街道下沉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在前期准备阶段,江夏区医保局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取得街道大力支持和配合,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上级医保部门的工作支持和指导,顺利通过贯标赋权;通过梳理医保政策和经办流程形成事项清单,组织两街道经办人员到市民之家开展为期4周的跟班锻炼,确保两街道经办人员全方位、无死角的掌握政策知识、学习业务实操,确保29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落实落地。
经办服务事项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医保服务,充分体现了江夏区医保局改革的力度、速度与温度,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进一步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邓海峰(武汉市江夏区医疗保障局)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