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一示范四先行”作品征集115】“三医联动”为江夏群众撑起一片健康蓝天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09: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作为减轻医疗负担、保障民众权利、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平等享有卫生健康权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以及促进城乡全面深度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从“三医”联动改革到“三医”协同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提升“三医”治理能力的更高要求,也回应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标志着“三医”在既往改革举措联动的基础上,提升到更高层面。

江夏区的“三医联动”改革,从目标理念上,更加突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参与主体上,更加突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治理手段上,更加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从成效评判上,更加突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其中,也隐藏着很多“春天的故事”,续写着共同缔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温暖的“齿”间幸福

在郑店街道经营多年早餐店的陈师傅口腔护理不当,3年前大牙掉落,缺牙3颗。当时陈师傅了解到,像他的情况最好选择种牙,但种植牙价格昂贵,3颗全种起码3—4万,相当于早起贪黑几月的纯收入,无奈选择了活动性义齿。但活动性义齿舒适性、坚固度不太好,咬合也有影响,几年下来有了轻度胃部不适,连自己做的美味早餐都无福消受。2023年5月,陈师傅听说口腔种植专项治理使种牙价格大幅下降,问了医院,种3颗牙总费用只需1万余元,其中还包括了植骨手术的服务和耗材费用,陈师傅当天就预约了种牙手术。过了几个月,牙全部种好后,陈师傅享受到了久违的正常吃东西的“齿”间幸福。

类似的例子很多,按照《省医保局 省卫健委 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的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整合和价格调控的通知》,江夏区相关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整治,口腔种植收费实行“技耗分离”,服务项目实行全流程价格调控,种植体系统实行集中带量采购,单颗常规种植总费用下降50%以上,许多像陈师傅一样的患者享受到了温暖的“齿”间幸福。

快速的“联”动反映

近日周末,医保局值班室接到群众投诉电话,职工医保参保人蔡先生的父亲因病前往安山涉湖村卫生室就医,就医结算时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家庭共济功能,用其个人账户余额为父亲支付医疗费用,但由于当时网络系统原因导致村医误以为未结算成功,后收取蔡先生现金支付的医疗费,翌日,蔡先生在手机支付宝上查询结算信息,发现父亲看病的医疗费用已从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误以为村医重复收费,于是致电医保部门投诉。医保局当日值班人员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反映至村卫生室监管负责人核实情况,最终,经核实由于系统卡顿原因导致费用结算信息反馈不及时,村医立即将多收取医疗费用返还至蔡先生,蔡先生专门致电医保局表示感谢。

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乡村医生承担着我国农村地区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三级医疗网”的网底是薄弱环节,导致农村基层医疗难以发挥“保基本”功效。保障农村居民切实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水平差距,需要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岗位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水平,留住并引进人才。江夏区今年招聘大量“大学生”村医下放至各街道、村部,补足乡村医生匮乏的短板,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想办法”留住人才。政府部门可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投入、设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以及上调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编制核定比等方式,更新农村地区医疗设备、实施专业化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制度、明确村医职业发展路线,全方位提升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和待遇保障水平,打造专业技术过硬、稳定性强的基层医务人员队伍。

完善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可采购率偏低、基本药物目录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实际医疗卫生需求,以及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权益获取。对此,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常用类防治药品,应当实现充分的药品供应保障,并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疾病普发状况和用药习惯,构建药品目录定期增补的动态修订调整机制。在药品配送环节,要健全药品供应商筛选机制,通过建立药品配送企业诚信档案,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的违约责任,对违规企业予以严惩。通过完善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与管理,力争构建价格合理、配送高效、满足实际需求的药品流通渠道。

构建城乡医疗联合体推进卫生资源下沉。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应当着力于打破城乡分割的界线,逐步实现优质卫生资源向偏远街道、农村地区广泛延伸。医疗卫生联合体建设,目前,江夏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都在区内实现联合体,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采取托管、合作等形式实现一体化联合发展,部分就诊量大的医院更是与市内三甲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将市内优质医师等医疗资源引进江夏,例如,江夏区人民医院对上打造远程切片和诊疗平台,对下建立远程心电传输通道,实现三甲医院专家“无差别”线上会诊和乡村居民心脏病及时救治,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立“医共体”,定期专家坐诊。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城市中心医院与乡镇偏远卫生院探索构建以人才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持的结队发展模式。同时,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医联体,在区、街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引入远程医疗技术,保障患者在县域内即可享受到发达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

明确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路径。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双统筹的融合发展。逐步探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为实现医疗保险并轨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创新完善医保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医保经办效率的同时,切实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进程。目前,江夏区全面实现医保政务“一网通办”。全区23家医疗机构已实现医保电子码在就医服务中的全流程应用,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湖北医疗保障”等微信小程序中,已实现9大类20项业务“网上办”,个人参保登记等19项信息“随时办”“随时查”。门诊慢特病已实现全流程线上申报,申报率达98%。同时,大力推进“移动支付”和无感支付“刷脸办”,全方位改善群众就医体验。高效开展医保智慧监管。支持我市完善智能监管规则,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监管应用水平,加强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有效提高医保基金监督效能;可进一步在若干重点医院试点铺设医保智能场景监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信息技术,实施对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诊疗行为全时段、全场景的实时在线监控,把医保监控应用于医疗服务全过程。全力加强医保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医保政务服务下沉新路径,加强基层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经办人员专攻精练,提升基层经办能力,实现街道、村(社区)经办服务全覆盖。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意识的普遍缺乏、多油多盐的不良膳食习惯,以及老年群体和留守儿童健康存量较低,共同导致了我国农村居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在农村地区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功效,打通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完善农村地区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实施提供物力保障;深化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为农村居民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费用分担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区专栏、政务通知等方式,实现多渠道宣传,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惠及更多农村民众。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武汉市江夏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终将走出“先行”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彭宇哲(武汉市江夏区医疗保障局)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