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汤立毅 通讯员 杜少华 周瑞)11月19日,潜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潜江市流域综合治理“五水共治”相关情况。潜江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志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高宏,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凌云,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曹亚,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金克诗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潜江市水资源较为充沛,天然降水、过境客水、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潜江市围绕流域综合治理“五水共治”,即防洪水、畅河水、治污水、抓节水、保供水等五个方面,加快建设现代水网,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新的力量。
据统计,2023年潜江市水资源总量10.58亿立方米。全市天然河流有汉江和东荆河,干支渠62条,斗农渠2863条,排灌渠道总长5035公里。河湖水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80%。近年来,该市开展机制体制创新,出台多项水网建设政策,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水网布局不断优化,具备现代水网建设的良好基础。
汉江、东荆河堤防是潜江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潜江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命堤”。近年来,为不断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该市修订完善各级河湖和城市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和水资源调度方案,建立健全了防洪预案体系。实施完成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一期工程;完成了老新泵站等 10 座泵站更新改造,2座大型闸站除险加固,老新二站、杨市泵站新建;同时,推进兴隆河泵站建设。
建设完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县级城市试点,全市水网堵点进一步被打通,实现水系畅活。园林城区水体置换速度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1天;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和水系连通试点工程完成熊口镇等8个项目区治理任务;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城南河等6个项目;2024年推进了县河、万福河等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
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城镇污染防治水平,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基本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和处理;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与规范化建设项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项目,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项目,提升农村点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该市纳入国家考核的6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3%,纳入省考核的9个地表水断面考核水质优良比例88.9%,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0,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在100%。随着水质的不断向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潜江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汉江潜江段还发现了江豚的踪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