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汤立毅 通讯员 杜少华 周瑞)11月19日,潜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潜江市城镇和产业“双集中”相关情况。潜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倪浩,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鲁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宇锋,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工会主任陈纯龙,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陈昱君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潜江市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目标任务,组织编制《潜江市推动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行动,推动人口向城区集中;实施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城镇紧凑发展;实施根植性主导产业壮大行动,推动市域产业集聚发展”等三大行动,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
在推动人口向城区集中方面,潜江市综合考虑政策规定、需求总量、群众意愿、社会反响等因素,科学选定多孩家庭、进城农民、引进人才、返乡就业等四类特定人群,给予购房奖补,同时可叠加卫健部门出台的二孩2000元、三孩1万元生育补贴,引导人口向城区集聚。政策实施以来,共发放购房补贴7900万元,惠及居民4412户。通过政策实施,力争全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针对小龙虾、纺织服装等产业用工需求,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累计开展小龙虾、纺织服装等领域专业就业创业培训6235人次,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8000人以上。不断完善参保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不受户籍限制,享受相应医疗保障待遇,增强进城人员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在推进城镇紧凑发展方面,潜江市按照“平、明、绿、美、净、齐”要求,抓细抓实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吸引力。完成了红梅路西延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红梅路东延、紫光大道、紫光南路、兴盛路、城东河路等道路建设。深入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攻坚行动,全面启动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改造,合计新增管网约30km。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新增绿地面积5.16公顷,其中新建公园1个,口袋公园4个。推进东城大道沿线及火车站片区、潜阳路、百里长渠、城南河、南门河沿线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按照“席地而坐”标准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另一方面,潜江市“安居”水平稳步提高。一是聚焦教育驱动。新建和改扩建城区幼儿园4所,城区中小学校8所,新增城区学位1.2万个,城区学位累计达到4万个。潜江中学新校区和兴盛路小学正加快建设,将新增学位6890个。学校建设能够全面保障进城人员教育需求。二是聚焦医养带动。医的方面,全市三甲医院达到2个,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63.02%,市中心医院数字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扩面任务完成,病理诊断能力提升。养的方面,全市托育服务机构达60家,总托位规模达3005个;实施1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项目,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稳步提升。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聚焦住房拉动。优化保障性住房布局和供给,今年新增保障性住房854套的任务已完成。
在推动市域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潜江大力培育主导特色产业,壮大绿色化工与光电子信息、高端户外服装、虾-稻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入园入区,全年规上企业入园率力争达到70%以上。特色化发展高端户外服装产业,发挥“潜江裁缝”劳务品牌优势,加强仙天潜产业分工协作,聚焦高端户外服装细分领域,做强“一总部一核心三基地”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全国高端户外服装制造基地。“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形成技术标准,推广面积超1000亩。与石首市、仙桃市等15个县市区签约,授权省内小龙虾相关企业263家,共同使用“潜江龙虾”品牌。搭建小龙虾供应链平台,赋能小龙虾产业发展壮大,成功上链企业超800家,平台交易金额65.1亿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