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叶修颀 通讯员李璐 胡佳萍)寒来暑往,尽职尽责。日出日落,风雨无阻。她是167位老人的贴心人。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爱心护理院主任刘惠林,把全部光热倾注在养老事业上,谱写了一曲孝老敬老的爱心之歌。
良心活,凭良心做
走进刘惠林的办公室,你会看到一扇永远敞开的大门,老人们来来往往,有的请她帮忙打印活动资料,有的只是想聊聊天,更有老人拿出自己珍藏的食物分享给她。
得知记者要采访刘惠林时,许多老人排着队抢着要来说几句,当记者问及为何如此受老人欢迎,刘惠林说:“这个工作是一份良心活,有时老人也比较健忘,他们说过的事,可能过一会他们自己就忘了,但是我自己记得,我觉得把老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上,每一件小事做好,老人自然就会感受到。”
刘惠林帮老人书写备忘录后让老人过目。通讯员 供图
爱心护理院中,一些老人的子女远在他乡或国外,面对老人的突发状况,如疾病或跌倒等,子女往往无法及时赶回。在这种情况下,刘惠林不仅耐心与家属沟通,缓解他们的担忧与焦虑,还亲自陪伴老人进行检查和手术。术后,老人需要时刻照顾,刘惠林晚上会睡在老人身边,整夜陪伴,确保能第一时间回应老人的呼叫。
刘惠林照顾生病老人。通讯员 供图
去年冬天,90岁的杨奶奶不慎摔跤,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老人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达20%。刘惠林迅速联系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骨科专家代立武,骨科主任刘宏团队为杨奶奶做手术。在杨奶奶康复期间,她也一直陪伴在侧,帮助杨奶奶完成康复动作,多方协调杨奶奶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最终,90岁高龄的杨奶奶仅用35天便能下地行走。
辛苦活,凭毅力做
为了改善护理院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刘惠林亲力亲为,参与了多项改造工程。她身兼数职,既是“门卫”“后勤”,又是“会计”“保姆”。连续数天,她来不及回家,直接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经过刘惠林两个月的努力,护理院焕然一新:院子和走廊布置得温馨舒适,大数字表盘的时钟、厕所扶手、防滑地垫等适老化设施极大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疗愈花园,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四季变换的美好。
刘惠林认为,孝敬老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因此,爱心护理院的员工常开玩笑说:“我们这里除了清明节不举办活动,其他所有节日包括六一儿童节,都是要搞活动的,这是刘主任的硬性要求。”
爱心护理院举办活动。通讯员 供图
为了确保活动质量,刘惠林不仅精心策划,还会积极联系外部资源。今年六一儿童节,刘惠林自己联系各大院校、幼儿园等单位,忙前忙后,但看到老人的笑脸时,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刘惠林在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杨飞玉提到刘惠林时说:“感觉很心疼,哪有人干起活来,不吃不喝呢?但她就这样。”刘惠林查房从一楼到五楼可以查一整天,不吃不喝,因为每一位老人她都要仔细地询问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今天吃了多少。
刘惠林说:“我每天都会这样问一遍,因为有些老人哪里不好,他自己可能表达不出来,但如果他今天比昨天吃得少一点,我就知道他可能身体或者心理出问题了。”
技术活,凭专业做
老年长期照护,是介于老年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之间的一种照护服务模式,护龄34年、拥有主任护师高级职称的刘惠林常对团队成员说:“只要是与老人及家属有关的工作,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回报老人和家属的信任。”
和刘惠林一起工作了十几年的同事,爱心护理院护士长童晶说:“刘惠林要求团队里的护士像护理员一样不怕脏不怕累,要求护理员像护士一样掌握专业护理知识。”
刘惠林与团队成员沟通。通讯员 供图
在爱心护理院工作了五年的护理组长黄小芳说:“刘主任平时会教我们一些专业的护理技能,比如老人噎住了、摔倒了怎么急救等等,还会请医院其他科室的老师给我们做培训。”
如今,刘惠林继续致力于提升老人的入住体验,“我们将不断提高团队素养,在康养、精神、环境等方面追求平衡和协调,让老人在疾病的诊疗护理之外,能够达到身心健康和环境健康,真正过上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刘惠林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