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张娟)从雪域高原的藏戏唱腔,到江汉平原的雕花剪纸;从羊楼洞古街的青砖茶香,再到江南水乡的苏绣工艺……这是一场跨越长江流域的民间文化展现。11月22日至23日,2024年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在湖北咸宁启动。
其中,22日的开幕式及惠民演出在咸宁市人民广场举行,来自长江流域13省的19个民间文艺节目精彩上演。
2024年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启动。陈明 摄
据了解,2024年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包括2024长江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成果展、开幕式及惠民演出、月亮湾沉浸式展示展演,以及咸宁市系列文旅惠民等配套活动。同步开展全国县级文化馆“百馆联动”暨馆长培训班活动,邀请专家授课,两百多家文化馆共同探讨县级文化馆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国风盛宴 盛大开幕
开幕式绽放文化华彩
11月22日晚,咸宁市人民广场主舞台开启一场文化视觉盛宴。开幕式上,一曲《江花红胜火》表达了人们对民间艺术蓬勃发展的美好期许。在《声韵铿锵》中,从巴中翻山铰子《巴人逐梦》,到湖北民乐《凤舞云天》,展现了长江流域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共生。
演出现场精彩纷呈。陈明 摄
《长江放歌》中民歌荟萃,从西藏民歌到安徽民歌,从贵州民歌到云南民歌等,唱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传递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江南雅韵》则犹如翻开了江南画卷,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风情;《舞动长江》汇聚了湖南民族舞蹈、云南民族舞蹈和湖北来凤土家族舞蹈,是民族舞蹈的大融合。
《戏韵芳华》则是戏曲经典,从浙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江苏昆区《牡丹亭—寻梦》等等,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见证;
大型歌舞《长江之光》上演了压轴大戏,以磅礴的气势和深情的演绎,为这场开幕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现场氛围热烈非凡,观众席上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观众们被这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深深吸引,一位来自贵州的观众感慨:“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歌舞展现艺术魅力。陈明 摄
对于此次活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聚焦阵地建设、惠民活动、精品力作这三大载体,加强民间文化艺术项目的普及推广,深化挖掘和培养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民间乡土文化人才,助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水平。”
十大主题 多彩交融
十大展区绘就民间艺术长卷
活动期间,咸宁市人民广场主舞台周边设置了绘画、编织、技艺、舞蹈、音乐、习俗、绣活、戏曲、雕塑、书法等十大艺术类别的展示区域,来自长江流域的45家参展单位在这里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项目。
文化艺术产品展示。陈明 摄
在长江墨韵廊民间绘画展区,观众看到湖北黄冈等地的农民画、孝感的水墨漫画和湖南衡阳的版画等齐聚一堂;长江经纬坊民间编织展区,展示了湖北襄阳的柳编、黄冈的竹编等各地编织技艺,让游客领略指尖上的艺术传奇;长江巧艺轩是民间技艺展区,湖北咸宁的砖茶、恩施的玉露等制茶技艺,以及重庆荣昌的陶器、云南建水的紫陶等烧陶技艺都再次汇集。
长江舞韵台是民间舞蹈展区,带来了湖北宜昌土家族的“撒叶儿嗬”、湖南永州瑶族的长鼓舞等特色舞蹈;长江音乐堂是民间音乐展区,上演了贵州侗族大歌、湖北恩施民歌等各地经典歌曲,云南德宏的葫芦丝现场演奏,欢乐氛围弥漫全场。
市民游客拍照留念。陈明 摄
除此之外,宜昌秭归端午习俗、武汉舞狮表演、各省市刺绣、雕刻、书法艺术作品等等一同和观众见面。长江流域各地的民间文化艺术以如此丰富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我们领略到长江文化的丰富与独特。
夜游盛宴 星光璀璨
沉浸式体验点亮文化之夜
在咸宁月亮湾淦河沿岸,一场文化盛宴也拉开了帷幕。11月22日-23日晚,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一场民间文化艺术的沉浸式夜游互动体验。
在现场,湖北土家《撒叶儿嗬》的热烈、云南葫芦丝曲的悠扬、鄂州花湖小调的轻快,以及安徽花鼓灯、湖南长鼓舞、崇阳提琴戏、通山山鼓、咸宁灯歌等民间艺术表演轮番上演,展现中华大地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淦河沿岸,孩子们享受文化盛宴。陈明 摄
咸宁歌伴舞《温泉河》一曲开场,桂树浮香,淦水欢歌,唱出了泉都咸宁人如温泉般火热的心,欢迎大家来做客;长鼓跃动,激起瑶族文化的涟漪,湖南长鼓舞《长鼓锣鼓唢呐》奏响了湖南人民的热情。
云南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宁静悠远,仿若置身在月光包裹之下;潜江浩口民歌优美动听,是潜江地区人民生活的写照;咸宁的民俗表演《灯啊灯》富含浓浓生活气息,踏歌起舞,庇佑万事顺遂。
一位来自湖北宜昌的非遗表演者则表示:“今晚的巡游展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演绎下焕发出的新生命力,很多观众,让我为之震撼。”另一位来自云南的演员表示:“这次来到咸宁,感受到湖北各地都很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古老的艺术文化遗产,这里的艺术文化氛围非常好。”
被看见 被热爱
传承发扬长江民间文化艺术
在浩瀚的长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犹如一座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挖掘与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唯有“被看见”方能“被热爱”。
此次活动坚持人民立场,让散布在长江流域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集体亮相,全国县级文化馆“百馆联动”,各省市县群众文化和非遗专家们现场点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长江民间文化艺术在展演与交流中绽放华彩。
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将这份文化瑰宝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将这份文化瑰宝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全国县级文化馆“百馆联动”。陈明 摄
此次活动开幕式,吸引了约3000名现场观众,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湖北日报、长江云以及北京、湖北、安徽、重庆等文化(群艺)馆新媒体矩阵直播观看的线上观众更是多达约1131万人次。
优质文化资源如涓涓细流,直抵基层,亮相广场、唱进景区、舞进街区,不仅让咸宁这座“香城泉都”人气汇聚,更为经济发展、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承载千年底蕴,融合千里风情的长江流域,孕育出丰富多样、融合多元的民间文化艺术。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贯通着物质与精神,联系着传统与现代,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是地域文化的结晶。
此次活动,是起点,亦是新篇。通过打造一场文化盛宴,凝聚起长江流域精气神,不断擦亮长江流域文化品牌,弘扬长江优秀民间文化艺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