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东湖评论:守正创新,让廉洁文化魅力出圈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8日20:4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在蓉城首演,其深刻揭示清官廉吏风范,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该剧立足中华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沃土,将廉洁文化融入艺术创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激发廉洁文化生机活力,是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的生动实践。

“文化沁人心,廉洁清风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中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在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坚持守正创新,厚植清廉风尚根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化、生动化、渗透化,让清风廉韵更具吸引力、影响力、浸润力,让清廉文化魅力“出圈”,形成全域共建的良好态势、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

因地制宜,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特色化。每座城市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莲花为市花的许昌,深挖其廉文化积淀,挖掘许昌廉情、廉事、廉文,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景观线路,以嵌入式手法将廉洁元素植入景区,在曹魏古城沿街路灯上增设莲花雕塑,并结合“关羽夜读春秋”景点历史在春秋楼景区设置廉洁文化楹联、对联、诗文等,推动廉洁文化与景区融为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游玩中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作为大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市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举办微电影大赛,打造“运河清风”廉洁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运用好本土各类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文艺作品、非遗技艺、景点等,让党员群众透过映入眼帘的石木、砖瓦、碑文、诗画看到本地清廉故事,学到本地特色文化中的廉洁精神,构建“处处是廉”的清风环境,形成“一地一特色,一品一亮点”的专属“清廉文化名片”。

融合创新,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生动化。廉洁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润心化人的工作,其最终的落脚点应该也必须是文化入心、廉洁入行。新媒体时代,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注重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和形式,更好实现传播效果。一方面,充分运用理论宣廉、专题授廉、专家讲廉、读书思廉、以案警廉、典型促廉等教育方式,构建立体多维的教育课堂,做深做实日常教育。另一方面,积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统筹用好“报、网、端、微、屏”各类媒体平台,善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讲好廉洁文化经典故事。例如佛山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AR技术、3D沉浸影片等方式,让党员群众在互动中加深对廉洁文化的了解,让廉洁文化更具吸引力。

协同联动,潜移默化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要统筹协调多方力量,以党政机关、国企、学校、医药等重要行业领域为切入口,依托各地文物保护单位、研学基地、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等现有设施,与文化旅游发展、文明村居建设、打造健康校园等协同联动,让廉洁文化融入机关风貌、校园生活、社区氛围、乡村田园、企业文化之中,有效推动清廉文化建设渗透到各行各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向全域覆盖。同时,将清廉文化融入传统节日和当地民俗活动中,让廉洁文化真正深入实际、贴近生活、产生共鸣,打造多角度、全覆盖、沉浸式廉洁文化新风尚。

文化润其内,养德固其本。在全社会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根本在于发挥廉洁文化的自律、教化、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廉洁文化浸润人心,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切实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廉洁文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进而引领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尚廉守廉”的良好社会风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子勉(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