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胡小军 姜梦瑶 通讯员 丁元中)11月28日,记者从鄂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鄂城区已实现全区教联体建设全覆盖,并结合实际将原29个教联体优化成18个教联体,进一步激发薄弱学校新动能。
鄂城区政府副区长何建萍答记者问。
据悉,教联体改革是省委提出的教育重大改革部署事项,目的是进一步加快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鄂城区按照“城联乡、强联弱、名联新、大联小、高联低”等原则,以一所优质学校核心校,1-5所相对薄弱学校为成员校,去年将全区中小学103所义务教育学校组建成29个教联体,实现全区教联体建设全覆盖。
今年,鄂城区大力推进小规模学校资源整合,优化学校布局,已整合小、弱教学点21所,转移学生776人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重新遴选优质学校为核心校或指导校,结合实际将原29个教联体优化成18个教联体,尤其是探索建立跨城乡、跨镇街的融合+教联体,更加注重优势互补,以激发薄弱学校的新动能。
为促进资源均衡,该区实施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让城乡教师双向流动,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2024年,城乡教师交流393人,其中城区教师到乡村交流轮岗的专任教师占比达6.12%,交流教师中骨干教师占比达54.33%。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校际教研“共克”等举措,薄弱学科和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同时,着力打造“智慧教室”共享机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实现城乡学校同上一堂课,名师资源线上共享,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
在优化管理机制方面,鄂城区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教联体党组织,选优配强书记、校长。充分发挥指导校、核心校领头羊作用,在课程设置、指标评价、教学进度、课堂要求、作业布置等方面落实“五个统一”,全面推进实施一校多区一体化、规范化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的教联体统一管理模式,创新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运行机制,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鄂城区政府副区长何建萍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