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放眼全国,无论是营商环境指标排名的节节攀升,还是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孝南区为全省乃至全国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案例。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对标“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要求,如何更好地先行探路、引领示范,才是孝南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命题。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松散的政策堆砌,而是有机的政策整体,更是体系化、精准化的改革重构。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经历了从奠基阶段到追赶阶段,再到领跑阶段的变革。孝南区的营商环境建设始终与全国改革大潮同频共振。从制定“一方案三清单”,推进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行动”,到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再到推出信用监管、一码管地、大数据延链补链等改革举措,实现三年三进位,连续3年保持全省优异行列,不仅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树立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板。
漫画说明:自2023年11月孝南区和喀什市两地税务部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以来,孝南区税务局积极推进两地走动、联动。
从“优等生”到“尖子生”,孝南区营商环境建设蕴含着清晰的改革演进逻辑,既有政策与法规呼应企业发展的时变之需,又有支撑改革与效率之变的“以人为本”精神贯穿始终,犹如硬币两面,互为表里。如果,再从孝南实践深处踏访探寻,从时代演变中或许能找到这道关键命题的答案。
个体时代:近悦远来,契合企业所需。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企业精神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家精神尽可能多地用于生产性用途,尽可能少地用于非生产性用途。孝南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出台“一业一证”“五证齐发”“六多合一是四验同步”“九门联动”等创新举措,赢得市场主体的广泛好评。通过精简审批流程、加强过程服务、畅通沟通渠道,落实金融信贷政策,不仅为企业锦上添花,更为其“雪中送炭”。事实证明,把企业家的需求摆在中心位置,才能真正做到优化营商环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始终以企业实际需求作为动态的校准坐标,既要提供稳定的政策供给、健全政策执行和落地机制,又要拿出定制化、个性化创新举措,方能让企业如鱼得水、经济如虎添翼。
漫画说明:孝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汉阳海关,对辖区内进口食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守护大众“舌尖上的安全”。
协同时代:同船划桨,契合政府所能。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孝南区从“不见面招投标”“预约+延时”服务,到足不出户、邮寄送达、帮办代办一站式涉企服务,再到评标错误快速纠正,构建定制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让市场主体在“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中竞相生长,经营主体新增数和总量均为全市第一。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是破障碍、去烦苛,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一次改革。政府在处理市场、企业的关系时,不仅是单纯做权力的减法,也要做强监管的加法,更要做优化服务的乘法、化解风险的除法,体现有限政府的温度和有为政府的厚度,实现政府掌舵,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划桨”。
共生时代:长坡厚雪,契合大势所趋。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认为,营商环境是沿着制度变迁的路径而进行的。孝南区在与时俱进中抓住机遇,以“营商”换“赢商”,成为双招双引的制胜法宝。先后吸引金红叶、维达等中国纸品行业龙头齐聚,成功打造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首衡城,糯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助力现代农业蝶变升级。未来,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有“脑袋打开一毫米”的思想突破,又要有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的态度重构,更要有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的行动自觉,才能协同共治,实现营商环境水平整体跃升。
刚登上一座山峰,还未驻足欣赏风景,就开始迈向更高那座。纪录片《攀登者》中的这句话正好是孝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下一个孝南,还是孝南。面向未来,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当政府用心呵护一缕缕市场暖意和人间烟火,当企业真正卸下包袱、搏击商海,相信这一场双向奔赴,必将充分释放一流营商环境的磁场效应,建设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好孝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 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
漫画:杨熠驰、赵洛春(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
责编:黄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