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资讯

来凤:竹铃球让土家文化“响”起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4日10:39 来源:

竹铃球是我国武陵山区土家山寨的一项民间体育健身项目,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它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如今,恩施州来凤县已把竹铃球引入课堂教学,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11月28日,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来凤县民族小学,感受这项传统民族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

上午10时45分,来凤县民族小学操场上,阵阵呐喊声此起彼伏。用竹篾编织的竹铃球被在空中来回传递,球内的铜铃在传动撞击中发出叮当脆响。奔跑、跳跃、投球、拦截……攻守腾挪之间,一个个竹铃球被投入背篓之中,小运动员精湛的球技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竹铃球比赛一般每队为6人,其中1名是接球员。接球员背着竹篾编成的篓筐,在对抗中进行争抢,得球一方想方设法向自己一方“投篮”,将球投入背筐1次得1分。比赛结束时,得分多者获胜,与篮球比赛类似。

“竹铃球比赛规则灵活,可根据参赛人数多少、参赛者的技术水平高低,灵活调整。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男与男斗、男与女斗、女与女斗,也可以男女混合组队。”来凤县民族小学教师粟泽明向主播介绍道。

除了竹铃球,该校还开设了西兰卡普、跳房子、跳旱船、抱蛋、高脚马、竹竿舞等10多种兴趣班和特色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我。

“我在学校报了竹铃球、西兰卡普等几门兴趣课,课上我不仅得到了锻炼,还了解到了本土的非遗文化是那么的有趣,我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来凤县民族小学学生姚子皓说。

来凤县民族小学校长陈丽表示:“该校目前2027余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就占了70%。作为湖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之一,学校不断挖掘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促进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向秋予 汤煜东 贺思羽)

【责任编辑:张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