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区域竞争的“软实力”。近年来,孝南区政府持续深化改革,抓铁有痕,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营商环境全省排名从2020年的81位上升到2021年的18位、2022年的10位、2023年的8位,实现三年“三进位”,连续3年保持全省优异行列。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能否顺利吸引外资、引进企业,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打造优秀的营商环境,不仅能为当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还能成为招商引资“名片”,让大家愿意来、留得住。但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以改革为突破口,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形成更快、更简、成本更低的市场环境。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影响成败。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与企业走得太近,构建了“利益链”,违反了党的工作纪律;有的干部为了不犯错误,机械死板地落实政策,无视经营主体诉求;还有的干脆当起了“家长”,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如此种种。要引导广大干部及时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管理”变“服务”,“背靠背”变“亲上加清”,才能正确处理彼此关系。
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在追求效率的时代,为企业办事也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简政放权、便企利民,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给予各种经济发展空间。不可否认,如今仍有一些地方管得太死,有的部门执行太慢,信息不对称,彼此不共享,怕担责、踢皮球、人为设限等等,令企业生存困难,办事异常艰辛。要多站在企业角度,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尤其要敢于对现有的制度程序弊病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统一的办事“入口”,打通审批信息渠道,构建高效的办事流程,切实让群众办事更快、更简单、少跑腿。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涉及到生产、销售、流通、土地、贷款等各个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难,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离开了政府支持,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平时,要随时关注企业运转,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关键时刻,要重视企业的烦忧,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绝不能当“旁观者”。同时,要落实好助企各项扶持政策,提供“保姆式”关怀,在上级政策允许范围内,灵活为企业解困。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非一日之功,也不能在表面做功夫,而要真正把握准企业的诉求,从服务的理念上转变,在制度程序上优化,给企业办事带来方便,生存如鱼得水,才能形成发展良性循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陶成(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
责编:黄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