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贝)“最近恢复挺好的,基本不咳嗽了,伤口也不疼了,感谢张主任团队用‘手术机器人’帮我做了高难度的微创手术!”12月3日,71岁的马爹爹向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胸外科团队表达了由衷感谢。
半个月前,马爹爹体检发现双肺结节,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孝感市第一医院胸外科复查,接诊的医师周真详细了解病情后收住院。做完CT后,马爹爹看到提示上写着:左肺上叶尖后段磨玻璃结节,右肺上叶部分实性结节。于是,他开始担忧起来:会不会是肺癌?
胸外科副主任张超斌考虑早期恶性病变可能,建议完善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
肺部的构造就好像一棵倒着生长的大树,传统的胸腔镜手术仅能进入主要的“枝干”,但是如果肺结节生长在“树叶”的位置,则很难准确抵达。而马爹爹肺部的结节位于左上肺尖段后段交界处,由于藏匿较深,采用常规手术,术中可能无法触及,也不能保障完整切除。
如何为患者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并对病灶进行“斩草除根”式打扫呢?张超斌团队想到了手术“好帮手”——手术机器人系统,使用手术机器人微创技术进行左上肺尖后段切除术。
12月1日,在手术室里,张超斌端坐在机器人手术系统主操控台前,娴熟地操控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臂,助手医师周真在手术台上根据手术需要更换器械,通过左侧肋间几个小孔完成左上肺尖后段切除术。得益于手术机器人的精准操控和微创特性,整个手术流畅高效,一气呵成,彰显了医生医术与机器人在微创手术中相结合的卓越效能。
马爹爹在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几乎没有疼痛感。
周真介绍,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具备高度精确的机械手臂,能够在有限狭窄的空间工作,增加术野角度,精准机械运动,进行微小而精细的手术操作,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健康组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机器人手术采用微小的创口,减少了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术后患者疼痛轻微,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术后康复迅速,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