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恒)继2013年习近平主席把“万里茶道”誉为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后,今年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与普京总统会晤时再次提到“大约400年前,联通两国的‘万里茶道’正是从喀山经过,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申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动中蒙俄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大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力度,加强中、蒙、俄沿线城市间交流合作,12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导,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办,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文物局)联合承办的中蒙俄“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圆桌会议暨沿线申遗城市联席会议”成功在湖北武汉召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平,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克克,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董煜华,受邀蒙古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局局长达瓦策仁、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局局长雷巴洛(线上参会)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ICOMOS代表及申遗技术团队负责同志,国内万里茶道沿线九省(区)文物局负责同志和中蒙俄万里茶道14个沿线城市代表近百人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技术磋商会、九省(区)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并组织考察武汉市与赤壁市万里茶道遗产点、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鹤楼等一系列重要活动。
会议通过《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
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圆桌会上,湖北省政府副省长陈平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海内外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湖北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遗产优质富集,考古成就璀璨辉煌。中蒙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的又一条国际商路,是亚欧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物证,武汉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枢纽,多处历史建筑见证东方茶港的辉煌。希望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城市政府和业界的沟通协商,推动遗产价值研究、维修保护、展示阐释、文物展览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提升万里茶道申遗的国际认知度、影响力和凝聚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讲话时指出,万里茶道是欧亚内陆贸易系统多元发展智慧和跨文化交流、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万里茶道沿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今天中国、蒙古、俄罗斯境内。这些文化遗产是三国和平交往、命运与共的重要见证,更是三国人民民心相通、世代友好的重要见证。他呼吁,沿线国家和城市共同推动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系统调查梳理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持续深入推进万里茶道价值内涵挖掘,全面加大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共同宣传弘扬万里茶道全球突出价值。
会议期间,达瓦策仁局长与其他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万里茶道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合作方向。他强调,万里茶道不仅是蒙古国、中国和俄罗斯三国之间的贸易通道,更是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加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于促进三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世界遗产与国际传播部主任娜杰日达·菲拉托娃宣读雷巴诺局长致辞,俄罗斯高度重视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愿意与中蒙两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经过深入沟通交流,参会代表一致通过《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倡议》提出,要认识万里茶道全球范围内的潜在突出价值,加大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及普及力度,推进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使得万里茶道系列遗产的潜在突出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得以全面保护,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整体水平提升,向世人展现沿线各族人民平等交流、和平往来、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追求。
《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
《武汉倡议》是本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成果性文件,也见证着万里茶道申遗历程中的重要时刻,标志着中蒙俄三国携手合作,共同朝着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而不断迈进。
万里茶道沿线申遗城市联席会上,万里茶道中国段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蒙古国家委员会原主席乌日特那生,俄罗斯文化与自然遗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娜杰日达·菲拉托娃分别介绍了本国万里茶道遗产保护情况,中国黄山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伊尔库茨克州、喀山市等城市代表围绕万里茶道相关遗址及文物保护、文化宣传、旅游开发与申遗协同推进等方面依次发言。
中蒙俄三国代表进行申遗技术磋商
与会期间,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ICOMOS及申遗技术团队代表就推进万里茶道申遗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文本编制及加强技术交流沟通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方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就万里茶道申遗技术团队合作内容与工作计划进行了专项汇报,并对申遗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建议。蒙俄两国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开展工作情况和相关工作安排。中蒙俄三国代表经充分沟通协商,一致认为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协商机制,确保三国技术团队能够紧密协作,及时解决申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与复杂情况,加快推进联合申遗。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
7日下午,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主任段天玲主持召开的九省(区)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推进会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就万里茶道联合申遗总体情况进行了汇报,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建议。她表示,万里茶道跨国联合申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申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希望九省区文物部门在国家文物局具体领导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协调三国共同推进。随后,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傅晶就万里茶道申遗技术工作进展与建议作了汇报,沿线九省(区)文物局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本省(区)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大家一致认为要落实好本次会议的精神,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增强信心,协调行动,全力争取申遗早日成功。
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这一重要文化线路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支撑项目。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常务副主任王风竹指出从2012年“‘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在湖北赤壁召开,再到如今在“东方茶港”武汉召开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圆桌会议暨沿线申遗城市联席会议”,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和联合申遗已然走过12年。12年来我们笃行不怠,中蒙、中俄双边在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不断持续深入。申遗技术团队与众多茶道沿线节点城市一起积极开展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整理工作,对万里茶道的历史脉络、贸易路线、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解读,让这条古老茶道背后的故事日渐清晰、世界遗产价值愈加突显。
此次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圆桌会议暨沿线申遗城市联席会议”和会议期间召开的三国联合申遗技术工作磋商会是中蒙俄三国遗产管理部门和技术团队首次跨国申遗工作在行政和业务层面的三方合作,在跨国联合申遗的策略和对万里茶道的价值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和提炼等方面共识日益增进、技术路线日臻清晰、科学、全面,是三方凝聚共识、明确责任与分工、协调一致跨国申遗的联合行动,意义十分重大。会议期间国内九省区申遗工作推进会,是落实会议精神细化申遗任务的再部署,必将为万里茶道跨国联合申遗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蒙俄与会代表参观考察江汉关
与会代表参观考察汉口东正教堂
会议期间,中蒙俄三国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江汉关大楼、巴公房子、汉口东正教堂和华俄道胜银行(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等武汉市的万里茶道遗产点。通过实地考察,向与会代表展示万里茶道和武汉“东方茶港”的历史,展示了武汉市在遗产价值研究、保护修缮和宣传展示等方面的成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