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山直出于水,水依偎着山。宜静宜动,张弛有度,吴头楚尾入冬的色彩,尽皆融入这方天地。
位于湖北阳新王英镇的仙岛湖国家级4A级景区,以其幽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库岛乡韵,承载着太多“城里人”对诗意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里,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者。
当地政府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王英村村情,创造性推出了“守护清源”党建品牌,跳出“商业度假区”的藩篱,不唯商业,首重生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英村,地处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核心区。
38名“守村人”
12月10日清晨,气温不到10℃,一场微雨悄然袭来,阳新县王英镇王英村透出些许冬日的萧瑟。
这个村,位于王英水库的核心区,也是一级保护水源所在地。
这个兴建于1970年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咸宁、大冶、阳新三县市230万居民饮水的主体水源工程,也是保障49.6万亩农田的灌溉的主要水源区,在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级水源保护地,短短7个字,无论对于当地村民还是村干部,他们心里无不知道生态保护核心区的分量。
一大早,村干部张强就带领5名巡湖员出发了。沿着3.3公里湖岸巡湖,6人有条不紊地打捞垃圾、收集废弃物。
“守村人”的巡湖日常。
巡湖,是村干部们的工作日常。他们肩负着清除捕鱼设施、污水排查、沟渠清理、劝导库岛养殖等诸多重任。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晓得,这几年生态好了,外地来的游客多了,大家伙的收入或多或少有了起色,回乡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张强说。
尝到生态发展甜头的村民,更拥护“绿水青山”这一概念。这些年,王英村党群一道在共同缔造实践中,在湖岸种满水杉、杜鹃和桂花,美了环境,更为未来发展埋下伏笔。
在王英镇党委牵头下,王英村明确了“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创一流”的工作思路,构建“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体系,推出了“守护清源”核心党建品牌。
在这个品牌思路下,全村38名党员当起了“守村人”,主动亮身份、亮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生态环境向好,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打卡”。
党建引领花香满径
“护一湖碧水,守一片风光”。
为了“给后代子孙留下一片青山绿水”,王英镇党委在过去20多年筚路蓝缕,一届接着一届干,依托山水做文章,带领当地群众把“两山理论”具体实践写在大地上,成功将昔日的“穷山穷水”变成了“金山银水”。
王英旅游产业,一枝独秀引得百花盛开。
山水待我如知己,我待山水应如是。一山一水,是当地群众眼里的“根”与“脉”。
如何让“根”扎得更深,让“脉”搏得更有劲,王英村将党建延伸到基层实践的方方面面,把“守护清源”的延伸意义扩展到守护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2018年,我们村划为国家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只有发展生态产业,才能带动村民增收。”王英村党支部书记尹传涌说。
如何在“守护清源”党建品牌下搞活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中,村“两委”推行“党支部+龙头带动+合作社+土地入股+劳力参与”模式,发展茶叶、中药材、柑橘、杨梅采摘、光伏发电,入股旅游项目,村民共享“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拿薪金、入股分红领红金”成果。
发展水果,推行“人种天养”,主打绿色无污染。
“水源区的作物人种天养,一切都是原生态,完全符合‘守护清源’的发展思路。”尹传涌说。
2022年,阳新县委、县政府将王英村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村容村貌全面提档升级。
在此过程中,“守护清源”团队包组包户,走访入户听取意见,召开湾组会共同谋划;率先让地让利,投工投劳共同建设;制定管理细则,召开评议会,评先奖优共同管理。
通过历时两年的合力共建,4.3万平方米的村庄道路、广场刷黑了,近10000平米的桑马墩组休闲公园、百姓大舞台、村委广场建成了,果园小区安置点提档升级了,老屋垅等8个湾组的庭院改造焕然一新。
王英村,美丽的“湖畔新村”。
在各级党委的关注下,王英村不仅“秀于外”,更能“惠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端牢了“旅游饭碗”,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走出了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长的“双赢”之路。
2023年,王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较上年增长30%。
18条“草根宪法”
如果说“守护清源”是王英村人与大自然签订的一份“生态契约”,那么,王英村18条“草根宪法”就是这份“契约”的补充条款。
记者了解到,王英村“两委”在理顺自然和发展关系的同时,更注重补足群众“思想之钙”。
在村“两委”牵头下,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把红白事简办、美丽庭院、环境卫生、门前“五包”等18项事项写入《村规民约》,让“草根宪法”约出文明善治新风尚。
“周三拉家常”“月月清洁大扫除”“妇女微心愿”“献儿童爱心”“七一颂党恩”“九九敬老情”“春节送温暖”……一条条“村规”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每户群众心里。
“周三拉家常”,村民烦心事随时说给干部听。
“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让谦让、孝德文明乡风浸润乡梓。
漫步王英村,村庄“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全覆盖,四好路4.6公里、机耕路4.8公里,新架修复路灯200盏,庭院美化、“厕所革命”、污水净化、垃圾清理、沟渠清淤、拆广告牌、建卫生室、拉通网络监控……补齐配套短板,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美。
“现在一条条致富路连着民心 ,一盏盏路灯点亮村民‘美丽乡愁’新生活,一桩桩喜事好事接二连三。”50岁的党员尹传君高兴地说。
“守护清源”,“草根宪法”诉诸细节落实。
听民意、应民呼、纾民困、解民忧——
在王英镇党委“百里党建长廊”一盘棋思路下,王英村“守护清源”的内容和实践越发充实和生动。
策划|阳新县委组织部、王英镇党委
执行|周欢、倪婷婷、王祥、陈际际
记者|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