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养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邀请到园艺林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冰为支部进行宣讲,宣讲内容结合具体实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引领支部党员厚植爱农情怀。
华农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
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被媒体誉为“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的标志性成果,王冰为大家讲述一棵树——优质柑橘背后的大先生。秭归是我国柑橘生产大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库首,也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山地地区,老一辈以“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尖像锥子,山脊像刀子,上山打杵子,下山背篓子”来形容秭归。
秭归县作为中国脐橙之乡,拥有多个柑橘主栽品种,包括纽荷尔、伦晚、早红、红肉脐橙等,这些品种使得秭归县一年四季都有鲜橙上市,秭归的繁荣绝不是偶然,这少不了一代代华农大先生的不懈研究。1978年,章文才先生为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的一棵嫁接上了从国外引进的罗伯逊脐橙枝芽,当年结出的果子就卖了200多元,开启了华农与秭归的“双向奔赴“,他描绘出第一张柑橘“三化”蓝图——良种区域化、品质标准化、果实商品化。2004年,在秭归又嫁接了章文才的学生、邓秀新院士培育的伦晚脐橙,新品种亩均收入可达两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果”,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长江三峡的特殊河谷暖冬气候资源优势变成四季产鲜橙的经济优势。石头山上长出亿元村,数十年如一日,华中农业大学的四代科学家和秭归千千万万橘农一起,用智慧与汗水“捧”出了秭归脐橙这颗峡江“金”果;一根网线,则让秭归脐橙从峡江走向了世界。全县催生了电商企业2600家、网店80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年销售额超35亿元。秭归脐橙“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舌尖上”成为现实。
厚植爱农情怀——知农爱农
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正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载体的职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强耕读教育,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农学生成为形势必要,弘扬“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和“宏农学、扬国光”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耕读教育在价值引领和塑造中的作用。
宣讲结束后,党支部各位同志对秭归脐橙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刻思考,更加明确致力研究、埋头苦干的意义所在,厚植爱农情怀,方能助力乡村振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