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向“无声世界”传递司法温暖 宣恩法院成功调解一起特殊离婚案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09:3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田伟、李章胤)“如果你同意离婚,请你拍一个短视频发给我们,视频内容就是用手语将‘我同意离婚’的意思表达清楚,可以吗?”看到视频这头手语老师的翻译后,李晓(化名)在镜头里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后便向法官发来了一段视频。近日,在宣恩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内,法官见到李晓一只手拿着结婚证,另一只手用力地比着手势。“别着急,慢慢来。”法官安抚着拍了拍当事人的手臂。

这是一起涉及聋哑人的纠纷,因陪同李晓前来的两位兄弟也都是聋哑人,且文化水平有限,几乎不能通过写字进行交流,法官一边将他们引导至调解室内,一边联系宣恩荧屏特殊教育学校,聘请手语翻译。

经法官耐心沟通得知,李晓要求起诉离婚,其丈夫刘大(化名)系宣恩县李家河镇人,目前随其姐夫在浙江省务工。

“李家河法庭的工作人员今天刚好在这里,翻译老师也马上来了,你放心,我们把你的事情办好了再下班。”见李晓着急,法官也比划着把意思传达给李晓。李晓伸出拇指,第一关节向下弯曲了两下,表达谢谢。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李家河法庭工作人员准备先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调解。没想到的是,被告刘大微信绑定注册的手机号码已经停止使用,无法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你附近有人可以帮忙吗?”通过手语老师翻译,工作人员将意思传递给刘大,刘大也在其姐夫的帮助下顺利登录了调解平台。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情况,工作人员在需要问答时放慢节奏,给手语老师留下充足的翻译时间。为确保同意离婚是向某的真实意思表示,工作人员还要求向某发来了一段完整的手语视频,最终利用午休时间便将案件顺利调解完毕。李晓伸出拇指再次向工作人员致谢。

“聋哑人群体长久以来身处无声世界,听不到话语,但他们也有诉讼的需求,我们守护每个人‘发声’的权利。”李家河法庭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