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飞出大山 拥抱世界 ——恩施何以“长出”对外开放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16:35 来源: 恩施新闻网

“验收通过,正式对外开放!”

11月14日,国家验收工作组负责人现场宣布,恩施许家坪机场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湖北省第四座国际机场闪亮登场,恩施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国际空港”梦终于实现。

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不临海也不沿边,恩施这个既没有先天优势,也没有国际背景的鄂西山区城市,如何生出“羽翼”,飞越崇山峻岭,最终与世界相拥?

这背后,凝聚着全州上下15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艰苦卓绝的奋斗。

历史悠韵长,新翼乘春风

2009年、2010年,恩施相继结束不通高速公路、不通铁路的历史,而早在抗战时期就有了恩施机场。

1933年,恩施机场始建于恩施城区清江河畔。当时,作为湖北省最早的两个航点之一,恩施机场成为中国空军的重要前线停靠站和补给点,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恩施机场没有立即转为民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立,恩施机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机场重新选址许家坪,并更名为恩施许家坪机场。

1993年,恩施许家坪机场竣工通航,正式投入运营,迈入3C(后升级为4C)机场行列,成为恩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

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带的恩施机场,是湖北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全国航空网络中占有重要位置。

以前是“走出去”,如今要“引进来”。

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不仅是经贸交流、政治对话、外交互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和人口流动的桥梁,更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恩施是全国最年轻、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颗镶嵌在北纬30度线上的明珠,作为湖北省向西开放的战略要地,是湖北省宝贵的自然资源宝库与重要的生态屏障,因“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天然氧吧”等美誉而蜚声中外。

2010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恩施州建设航空口岸”。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为恩施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标志着恩施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不动摇、不放弃、不错过”

“不动摇、不放弃、不错过。”2011年3月,恩施州商务局成立口岸科,负责推动恩施航空口岸建设。现任口岸科科长张勇参与了恩施航空口岸建设的多个重要阶段,他用这9个字精炼概括恩施航空口岸建设的宝贵经验。

口岸开放程序复杂,涉及部门众多,基础设施建设、查验机构设立等,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恩施航空口岸的建设历程充满艰辛和挑战。

在国家口岸管理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口岸建设,一届接着一届干,无数次现场调研,无数次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坚定航空口岸开放目标不动摇,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州委书记胡超文,州委副书记、州长夏锡璠靠前指挥,高位推进,多次现场调研并召开专题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口岸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州政府将“设立恩施边检站、争取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写入2024年州政府工作报告,每月调度推进。

州领导任组长,州商务局牵头,10多个成员单位组成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加班加点、倒排工期、按期销号,确保各项工作不断档、不掉链。

2016年,恩施航空口岸被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恩施航空口岸获批临时开放,开通直飞澳门航线及直飞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国际航线,完成国家规定的客运量指标任务;2020年,恩施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向国务院报送正式开放申请,顺利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2021年,国家口岸办完成对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等部门的意见征集;2023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恩施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恩施航空口岸建设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在不同阶段,精准制定针对性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在临时开放的半年时间里,进出境人数达到2.76万人次,顺利完成进出境人数指标任务,飞出“恩施速度”。

蓝天见证,恩施之翼筑梦高飞

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是新的起点。

从2010年至2024年,恩施航空口岸的建设之路跨越了整整15个春秋。恩施航空口岸开放,是恩施州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抗战时期的临时机场到如今现代化国际机场的华丽蜕变,恩施机场见证了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承载了恩施各族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恩施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将进一步拉近恩施与世界的距离,为恩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以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为契机,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提升口岸功能,建好‘空中门户’。”恩施州商务局副局长黄显昌表示。

当前,恩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恩施州将努力打造“两区两地一枢纽”,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硒产业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武陵山区重要枢纽。同时,依托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做足“口岸+”建设文章,积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多层次发展格局,进一步壮大口岸经济,为系统提升湖北开放枢纽功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贡献恩施力量。

不临海、不沿边,对外开放靠蓝天。恩施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对外开放蓝图上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据了解,下一步,恩施机场将加强与国际旅行社合作,尽快开通恩施至东南亚地区及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线,加大国际旅游产品推介力度,力争完成2025年进出境人数3万人次、2026年进出境人数5万人次目标任务。同时不断提高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优化入境支付、旅游咨询等服务,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恩施旅游的良好形象。

恩施机场迁建项目已于今年8月30日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立项批复。我州将在推进机场迁建的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机场国际航站楼,布局临空经济,积极谋划做大口岸经济。

恩施如一只雄鹰,正奋力振翅飞出大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拥抱多元而精彩的世界,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翱翔。(全媒体记者 陈航)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