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华容两会|政协委员孙向泽:深入推进教联体改革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21:0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2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容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孙向泽代表政协华容区直二组建议,深入推进教联体改革,持续打好教联体改革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以高质量治理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8.jpg

现状:初步实现了“教育局—教联体”两级扁平化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教联体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华容区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全力推进教联体改革工作。

2024年,华容区在全市先行先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其间,融合型教联体总校长、副校长公开竞聘工作在学习强国、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推广;初中教联体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党建引领教联体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流,湖北教育专题报道。

据了解,华容区现有公办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40所、在职教师1453人、学生18735人。通过改革,共建有融合型教联体14个(幼儿园5个、小学8个、九年一贯制1个)、占比87.5%。2024年暑期完成了8个小学融合型教联体总校长、副校长公开竞聘,撤销了全域5个原中心学校机构,初步实现了“教育局—教联体”两级扁平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问题:人员和管理有待解决,扩优提质成效还需探索

教联体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实践。孙向泽认为,在教联体改革实践中,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人员分流设岗矛盾明显。5个乡镇原中心学校合计有40余人,这些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资历较深且长期脱离教学一线,部分人在思想上不能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益得失,对此次改革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另外,分流至教育局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也存在借用、抽调之嫌。

二是两级管理协调压力增大。中心学校撤销后,原乡镇安全、预算、党建、人事、控辍保学等属地责任全部压到教育局层面,但区教育局在编人员少,平均年龄51岁,改革衔接压力较大。各校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特色和传统也会面临统一化管理的压力。在保持教联体统一办学的同时,让各校区发挥优势,保留特色,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扩优提质成效还需探索。教联体改革虽然有所成效,但华容区整体教育质量还不强。现面临部分教联体总校长、副校长思想观念未有效转变,部分核心校区带不动分校区,部分分校区还是“孤家寡人”,学校学科教师结构配备不够合理,部分老师教学教研压力负担过大等问题,各教联体管理能力和改革成效还需进一步提升。

建议:以高质量治理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了深入推进教联体改革,持续打好教联体改革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以高质量治理成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孙向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抓好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坚持五育并举,以建设“书香墨香校园”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着力提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成效,确保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健康、学有所成。围绕“质量提升”和“学生发展”,做实“东接西进”联合共建、学习交流工作。建立教师师德档案,集中收集整理教师任课、表彰、处分等信息;落实“不代课或课时量不足”一票否决晋升机制,打造教师职称评审、岗位晋升、评先评优等公平环境。持续开展“清廉学校”创建,严防“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师德师风失范”。紧盯教育行业“微腐败”问题,重点整治教职工“吃空饷”、违规补课等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

二是完善制度,实质性推进扁平化管理。深入开展“六察六立”专题活动,坚持周工作例会制度,进行月实绩晾晒。持续推进支部“一月一星”评选,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良好态势。制定《教育系统办事机制》,按照“常规事项分管制、改革事项包保制、重要事项领办制”,切实改善不作为、不敢为等问题。深化教联体改革,实质性推进扁平化管理。全面落实“书记校长带课、带班、带年级”工作,以上率下抓教学、提质量。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三进三访”全面排查师德失范行为。持续开展“寻访荆楚好老师”等活动,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良好局面。在核心校区建立“教师之家”,为教师交流研讨、文娱休闲提供温馨场所。持续深化与武汉纺织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持续推动与黄冈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师资培训培养工作,多维度促进教师成长。

策划:饶瑶、王云桥

执行:张晓琴、潘协凯

文字:王焱尧、阮琼

摄影:胡小军

审核:吕鉴蕾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