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容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周彬代表政协庙岭组建议,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屏”产业链,打造武汉新城重点产业链。
现状:盯紧彤诺电子延链补链强链
据悉,近年来,华容区坚持“以链招商”,盯紧彤诺电子延链补链强链,先后引进其荣科技、川舢电子、轩睿电子等8家关联供应链企业。
此外,生产背板、电源适配器、包装材料等配套产品,串起产业链发展上下游,解决了配产品运输成本占比高、质量适时管控难、供应不及时等难题。
2024年11月18日,该区又以彤诺电子为链主,成功签约六联智能供应链、国芯华泰供应链、捷通恒泰供应链以及国产系统和芯片研发项目,着力推进彤诺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屏”产业链。
据统计,彤诺电子产业链全年预计可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000人。
问题:底子薄实力弱规模小链条散
周彬委员认为,当前,华容区在培育壮大产业链方面还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传统产业产业链底子薄。华容区现有各类企业490多家,均为中小企业,产业规模偏小、分布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竞争力弱。
其次新兴产业产业链实力弱。新兴产业虽然是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但起步晚、个头小、实力弱,加之投入大、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长,打造产业链难度大。
紧接着现代服务业产业链规模小。武汉新城红莲湖片区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商业物流、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公共交通等生活配套服务方面仍存在较大短板,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
最后是龙头产业产业链链条散。龙头产业在产业链发展中能起引领作用,由于地区间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垂直整合难度大,导致产业园区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跨区域协作弱小。例如,华容区建材企业达30余家,有的建有一定规模的园区,但这些园区距离分散,彼此之间缺少交流,呈现同质化竞争态势,在产业链发展上存在各自为战的现状,削弱了产业的发展能力。
建议:四个方面建设重点产业链
为加快推动武汉新城重点产业产业链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周彬委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提升传统产业抓强链。通过建设服装产业园区,引进纽扣、拉链、印染、服装设计、包装等产业;以华宇昌泰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新型建材产业集团;鼓励枫树线业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在高仿真及高性能纤维材料、节能环保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等关键技术领域攻关。
二是发展新兴产业抓兴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着力将武汉新城红莲湖片区打造成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围绕彤诺电子,做大做强百亿显示器产业链;在北斗领域,依托北斗湖北分中心、移动广播研究院开展项目招引,加快推进北斗产业园项目建设和“北斗+”产业发展;在生命健康领域,依托江西润雨集团公司,加快环泰、九州通等企业入驻见效。
三是强化现代服务业抓补链。加快商业物流、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公共交通等服务业建设,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加快同城骨架路网建设,全力推进武鄂黄黄“三纵三横”建设,积极推行武鄂“硬联通”;开辟高层次人才的“直通车”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绿色通道”;提高引才保障,增强高端人才的生活品质和归属感,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是壮大龙头产业抓优链。加快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一期和红莲湖数码城及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二期)建设,深入推进筑巢引凤计划。加快融泰药业中区总部、万亨科技、微流控水质监测装备研发生产及产业化等引进项目建设落地,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支撑作用强、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广的项目,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
周彬建议,华容区要依托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抢抓武汉都市圈和武汉新城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武汉东湖高新区长江存储、生物医药等重点企业和产业,发挥区位优势,主动作为,为其做好产业配套服务。
策划:饶瑶、王云桥
执行:张晓琴、潘协凯
文字:王焱尧、阮琼
摄影:胡小军
审核: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