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容区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蔡莹代表政协段店组建议,加快建设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解决农业产品销售场所的问题,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蔡莹说,“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段店镇抢抓机遇,把“融合农文旅”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兴建了杏福园、南塘民宿、锦园等一大批农文旅项目,文化旅游潜力巨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华容区农文旅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在农文旅深度开发上还明显滞后,农产品的存在感相对依然很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亟须加快建设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解决农业产品销售场所的问题,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问题:资源配置、人才政策、品牌建设等均存在不足
一是规划布局与资源配置不足。华容区近邻大武汉,农产品十分丰富,有各种鱼类、莲藕、稻米、香麻油等,属于都市化发展下的城郊多功能农业区。
然而缺乏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适合本地资源条件又满足市场需要的高效项目,来为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销一条龙提供支持。
二是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训不足。本地尚缺乏有经验、有实力的运营企业提供政策、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社会很难培养出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还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无法实现既满足社会效益,也满足经济效益,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的要求。
三是品牌建设与功能服务不足。区域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由于缺乏一些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的重要平台,去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区域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且区域内的农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和销售,农文旅潜力虽巨大但开发不足,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建议:三点建议推动农文旅融合
一是整合农业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建设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可以通过集中展示各类优质本地农产品,突出农产品特色和质量,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以段店为例,要加快推进段店镇综合性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建设,推动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展示区域内优质农产品和宣传乡村旅游资源,提升南迹湖牌生态大米、兴达黄桃、陶胡鸡汤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举办各种展览、推介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形成“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打响“华容礼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本地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充分发挥该中心的展示推介“窗口”作用,整合华容区农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综合性农业文化展示场所。
二是挖掘文化价值,提升旅游品质。坚持自然生态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和乡风民俗传承有机统一,建设春有花、夏亲水、秋采果、冬淘沙的农旅融合景观节点,打造段店镇“四季好时节”农文旅品牌。
深入挖掘长江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延续自然村落文化肌理,焕发传统非遗技艺活力,发挥4A级景区杏福园旅游区优势,逐步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在展示中心的功能布局上,设置农产品展示区、交易中心、文化体验区、旅游观光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相互衔接,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乡村风情,不仅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还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是数字电商赋能,健全服务体系。借助花湖机场物流枢纽的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华容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提升农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的智能化水平,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投资我区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强化农产品保鲜冷链设施,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物流、精准营销等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蔡莹还建议提供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发展休闲采摘、农庄经济、乡村旅游,培育休闲农业示范点,延伸农业经济新业态,推动县域农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和乡村振兴的实现。
策划:饶瑶、王云桥
执行:张晓琴、潘协凯
文字:王焱尧、阮琼
摄影:胡小军
审核: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